郎溪县十字镇施吴村副书记黄华宝怎么也没想到,做了十多年基层工作后,他发现,除了用两条腿在村里奔走了解情况,他现在在办公室里动动手点点鼠标,也能对村里的很多情况了然于胸。
这种改变得益于该村网格化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据了解,自2012年7月施吴村建立起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后,这一平台不仅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效率,更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干群关系。
“逼”出来的信息平台
说到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不能不提施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斌。作为这款软件的开发者,他可谓是“功不可没”。
“这也是‘问题倒逼\’的结果。”王斌告诉记者,2012年5月,自己从市国税局被下派到施吴村主持工作。由于在此之前对施吴村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他决定先通过村委会的相关材料熟悉个大概。
没想到这个决定刚一做出,王斌就碰到了问题。他告诉记者,当时施吴村村委会不仅根本没有一套完整详细的资料,就连仅有的信息也都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的,可供学习借鉴的内容非常有限。
“后来我又想着实地进村入户了解情况,但没想到整个过程也不顺利。”王斌解释说,在对各村民组不熟悉的情况下,如果让村干部逐村带路,村干部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而自己走访的话又不认识路。“最后没办法我只能借助手机导航软件摸索着进行。”王斌说。
走访的过程让王斌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开发一套软件,把村里所有的信息集中起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存档?
说干就干,凭借十多年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王斌开始着手编写软件,最终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了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
提高干部工作效率
让王斌和施吴村其他村干部没想到的是,网格信息化平台刚建成,其效果就显现了出来。
王斌介绍说,这个平台首先将施吴村30个村民组划分成了七个片区,每个片区里每户村民的信息都会实时显示在平台上,其次村民们关心的全程代理的事项、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等信息也都收录在管理平台里。王斌举了个例子。
养老保险缴费是村民们最关心,也是最容易忘记的一件事,当然对村干部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黄华宝说,每到收费时,各村民组长都要挨家挨户上门提醒,全村3000多口人,光是跑上一圈,就得花上不少天的时间;而且一旦碰上参保村民外出,事情很容易就耽搁了。
“现在不一样了。”黄华宝高兴地指着眼前的电脑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村民们来说,养老保险缴费绝对不会错过,因为网格化管理平台软件会准时发送手机信息,提醒参保村民及时缴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干部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这只是网格化管理平台作用的一部分。王斌说,现在无论是村里的流动人口管理,还是奖特扶工作,都能通过平台一键办理。此外,借助这一平台,村干部还能通过共享平台里的学习资料,同时可以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小功能拉近干群关系
当然,网格化管理平台并不仅仅局限于帮助村干部处理日常工作,它还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功能,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2012年10月,为了配合全县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施吴村村两委上门动员村民及时做好搬迁工作,但没多久,动员工作就在东坡村民组遇到了阻力,并且干部和村民一僵持就是几个月。“当时老百姓都不愿意搬迁,”王斌说,“村民们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愿意带头。”
正当工作毫无进展时,刚从外面回村的何品亮忽然主动提出要带头搬迁。这一举动让王斌既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又心存“疑虑”。后来经过与何品亮交流,王斌才知道原来竟然是一条短信起到了作用。
王斌解释说,网格化管理平台有这样一个功能:在村民生日的当天,平台会给该村民发送祝福短信。由于这一功能很多村民起初并不知道,所以何品亮根本没想到在自己生日当天,会收到这样一份“惊喜”。王斌回忆道,当时何品亮跟自己说“我长这么大,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祝福就是你们村委会发的,所以我要支持你们的工作。”
简单一句话着实让王斌感慨不已,他说:“这个功能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无意中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也为以后更好地在村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争创全市文明县活动。该县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和“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提升为载体,深入推进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文明县建设,为打造“九德十美”郎溪提供良...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