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不用土,全靠气雾来栽培,这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郎溪县毕桥镇钟志友蔬菜种植家庭农场采用就是这样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钟志友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的大棚里,记者看到,棚内蔬菜苗都“栽种”在一排排泡沫栽培架子上,架子后面则是一套喷雾设施。农场主根据大棚的湿度、温度,通过计算机操作,控制喷雾系统定期喷雾,让植物的根部充分吸收水雾中的养分。整个过程由于不用农药、化肥,达到纯天然、无污染。
在另一个育苗大棚里,整行整列地育满了冬青等种苗,这里采用的是基质育苗法。钟志友蔬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将农林废弃物与泥炭、珍珠岩等基质按一定的比例配比,经过高温发酵代替土壤的一种作物育苗方法,具有苗龄短,根系发育好,易成活等特点。”气雾栽培第一步是在基质上育苗,通过物理杀菌后,保证每个菜苗进入棚内后不会感染细菌。选用的栽培架都是经过物理方式消毒,确保整个植物生长中不被感染。菜苗进入大棚后,再采用营养液喷雾育苗。
目前,钟志友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种植面积约30多亩,种植冬青、红叶石楠、空心菜等花卉和蔬菜,生产的优质蔬菜在营养价值、外观形态、保鲜期方面与传统种植的蔬菜相比,存在较大优势。由于喷雾栽培采用立体种植,比传统的种植土地利用面积提升一到两倍,棚内蔬菜生长周期缩短了10至15天,给蔬菜上市提供了较长的时间。家庭农场负责人说:“一亩地的产量比传统种植高到两到三倍,价格比传统种植的高到一到两倍,一亩地年效益两万到三万,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有多个商业合作单位。”
新闻推荐
今年,对家住郎溪县建平镇建桥村农民王明山来说,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一年,因为计生部门干部为他送来了更多的大棚种植信息和技术,解决了他在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流转、用工等难题,增产增收就在眼前。据了解...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