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村民盼专家来瞧瞧,这是不是古村落遗址

来源:皖南晨刊 2014-05-06 18:19   https://www.yybnet.net/

在郎溪县姚村乡红旗村宋家冲的一座毛竹山上,这里有石墙、古井、石臼、古墓等古遗址,近日,在当地村民老陈的引导下,笔者去看了看。

从宋家冲的村子中间,过一条小溪,循着东边的一条羊肠小道,逶迤而上,行约3公里,就到了半山腰的一块略显平坦的开阔地。老陈兴奋地一挥手:到了。

进入视野的,是一道道用青石垒砌的石墙。一道,一道,高低错落,就像梯田。有的石墙保存完好,有的石墙,已经颓废坍塌了。现存最长的一道石墙长约12米,高度在2米左右。有的墙角还完好无损,90度直角很标准。墙上墙下,青藤与荆棘共绿。墙里墙外,毛竹与毛竹争夺地盘。

在一道高高的石墙下方,老陈发现了一口古井。水很清澈,可以看清井底的水草,水面还漾着几片竹叶,两三只亮亮的甲壳虫在浅浅地游泳。

“找到了!哇,好大一个!”老陈一声惊叫,寻声看见,一个石臼躺在遗址中心位置的平坦山体上。老陈小心拨开掩在石臼上的荒草藤蔓,叹惋:破了,是个破的。据了解,在这附近,还有古墓!

石墙、古井、石臼、古墓,这似乎昭示着,久远以前,古人曾居住于此!

来之山林中,路遇72岁的山民姚际仓,他的介绍印证了“民间版本”:古遗址的开拓者,是一位姚姓先人,应该是今天姚村乡的姚姓本地人(非外省移民)的祖先。这位姚姓先人选择深山老林隐居,原因是躲避战乱,有人说是为了躲避人瘟。战乱平息,或瘟疫消弭后,先人习惯了隐居生活,舍不得离开这个“桃源”地,开始在山洼里垦荒造田,播种谷物,并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子孙增多,分门立户,山中的姚氏村落鼎盛时发展到18家。

不过,究竟这些遗址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怎么有的,县史资料上都没有记载,山里当地人只知道,多少年来,“它们”就在那个地方,伐竹的村民上山下山,就能看见。

这个古遗址究竟是什么年代的,这里曾经是不是一个古村落,村民们说,希望有关专家去看一看,揭开古遗址背后的秘密!

新闻推荐

干部“走亲串门”为群众办实事◇本报记者 利成志 通讯员 王祖清

清风流水诉民意,大事小事总关情。郎溪县姚村乡夏桥村的两委干部,通过与村民走访谈心,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赢得了村民们的赞扬。“民心路”解决行路难近期,夏桥村村两委干...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民盼专家来瞧瞧,这是不是古村落遗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