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迄今已千余年,
境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其中,道教人文景观蔚然兴盛,曾建有存真道院、白云观、三清殿、城隍庙等道观十余座。而关于三清殿,城隍庙,至今还有两段在郎溪流传甚广的神奇传说。
三清道神退水
“老子一气化三清”。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古时候,郎溪郎川河清波碧浪,盈盈迂回,水草肥美,源远流淌,滋润灌溉着两岸广袤的田野农庄。三清殿就座落在郎川河畔,护城墙边,每日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护佑百姓,福泽一方,是皖东南历史上的名观。
有一年夏天,忽狂风大作,乌云滚滚,突降暴雨,倾盆如注,连下七天七夜,郎川河水陡涨,汹涌的狂涛咆哮着,吼叫着,似乎将吞噬淹没美丽肥沃的郎川河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大量的民众纷涌至河岸,焦急恐慌地看着不断飞涨的河水,却又无法阻止它的暴虐,壮汉们只能匆忙间搬着树干、石头将城门抵住,以防洪水袭入。
情急之下,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挤出人群,高举起手臂,急切呼喊着:“快求三清神!”说完,便率先向三清殿奔去,身后顿时尾随着不少民众。
一来到三清殿,老人领大家跪拜在三清殿三清神像前,手擎一把高香,虔诚祈求道:“三清神啊,三清神,快大显威灵,救救我们郎川人民吧!”
话音刚落,雷声震耳,忽见三清殿上空突现三道耀眼的金光,划破黑压翻滚的乌云,犹自天来,直射向惊涛汹涌的河面!转瞬间,神奇发生了!只见风停雨注,云开日现,仿佛施了什么法术,刚刚还咆哮狂吼的河水即安静下来,并迅速退却,如一个大发雷霆的暴君,片刻间,不可思议地恢复了理智与冷静!
其时,站在河岸的百姓们目睹着这神奇的一幕,不由激动高呼起来:“三清神显灵了!三清神显灵了!”大家惊喜交集,奔走相告,莫不欢欣鼓舞!
从此,郎川河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生活在两岸的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繁衍生息,而“三清神退水”的动人故事便被民众口口传颂开了。
城隍爷娶亲
自古郎溪城里三清殿旁有一座城隍庙,因城隍爷大显神灵,有求必应,一年四季,前来烧香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但城隍爷没有娶亲,庙里还没有塑城隍奶奶的雕像。
话说从前某日,当地一农家姑娘跟随嫂嫂到城隍庙敬香祈福。拜望着气宇轩昂且威风凛凛的城隍爷,姑娘情不自禁地连声赞叹起来。于是,其嫂便戏笑姑娘说:“小姑若能嫁给像城隍爷这样帅气如意的郎君就好啰!”姑娘顿时羞得满脸通红。
当日夜里,就有一个身着城隍爷那样花袍的俊朗青年,来到姑娘闺房,向她示好,并请求她嫁给他。
第二天早晨,姑娘将此情告诉了嫂嫂,她俩均是甚为惊奇。为探究竟,其嫂出主意说:“如果再见那个小伙子,就用绣花针别在他的花袍上。”
入夜,青年又来姑娘闺房,她即遵嫂嘱,乘青年不备,将一根绣花针别在了他的花袍边。
翌日,嫂嫂再带姑娘赴城隍庙敬香,果然惊奇地发现,城隍爷神像身着的锦绣花袍边角,赫然别着一根绣花针!
时隔不久,一连多日,姑娘脸色枯黄,瘦弱无力,求医无效,已病入膏肓。一天深夜,村民们隐约听见娶亲抬花轿的锣鼓喧乐声,喜庆而热闹。天明,姑娘便离开了人世,坊间都相传城隍爷娶她作夫人去了。
因为这特别的缘由,其家人就在城隍庙的后面择址,将姑娘安葬了,并由此也成就了一段美妙的佳话。
如今,郎溪县三清殿、城隍庙仍位于建平镇城区内,相关建筑虽已大都坍塌,但“三清殿”牌匾仍醒著于现存门楼之上,并有三清神像、城隍爷供奉,神明护佑,香火一直延续至今。而与之相关的优美传说,则在郎溪久久传颂……
这正是:三清道神退水去,城隍老爷结姻缘。狂涛安谰千古颂,神仙眷侣美名传!天神地神保太平,百姓百业乐陶然。文化传承有盛世,民族复兴喜空前!
新闻推荐
8月2日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一到情人节,不少男士就开始头疼,单身的想脱单,有女朋友的不知道“七夕节”怎么过、吃什么、送什么?而商家早已抓住节日机遇,提前催热“love经济”。网络商战:提前...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