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部换了瓦以后,我们住着真安心,汛期来了也不用愁了。”看着自己翻瓦竣工的“新家”,郎溪县新发镇官桥村前房组村民,70岁的赵贤成喜笑颜开。
过去,他和老伴住居在三间60多平米老旧瓦房里,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出现裂缝,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今年2月份,该村干部走访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随即向镇里反映,经核实,将他家的情况列入了今年危房改造的对象。
今年以来,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镇1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农家庭院、田间地头,访民情、问民意,采用群众的“点单”,政府“做菜”的方式,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化为利民便民惠民的各项举措,切实改善民生,用务实高效的实际行动让群众齐“点赞”。柜台前移,让群众足不出村,事就能办好。针对群众反映办事难,该镇积极推进和完善9个村级为民服务点建设,如今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点也成了老百姓的“议事大厅”,不管是来办事,还是闲话家常,更多的当地村民已经习惯到村委会坐一坐,把心里话说一说。还有许多村民选择通过民情联系卡上的电话、QQ群直接和村干部联系。便民服务登记本、民情日记就如同一本本“订单”,每一条都记录着群众需求、联系干部、办理情况反馈等内容。镇村干部根据群众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采取逐项销号制度一项项协调落实。工作下移,让群众少了“揪心”事。今年35岁的严红玉家住花园村朱家山村民组,一直想在家附近找一份工作。镇人社所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主动联系她参加了该镇第一期服装就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服装裁剪技术。近日,通过培训合格后的严红玉在园区一家服装企业找到了满意工作,并领到了镇人社所退还的950元培训补贴。“真的没有想到,我不花一分钱就学了技术,还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说到这份新工作严红玉激动万分。
新闻推荐
日前,郎溪县建平镇首届广场健身舞大赛举行。该镇各村、社区的280名广场舞爱好者,组成24个代表队参加比赛,选手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近万名群众前来观看。 &nb...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