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汪华鹏,他正在毛竹园里除草割灌。67岁的他,肩背沉重的割草机,精神抖擞,操作自如,宛如年轻的大小伙子。问他“为何有这般好身体”,他笑答: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在竹园里劳动,强筋健体、流汗排毒,这是营造毛竹园给他带来的最大“实惠”。然而在汪华鹏自己得“实惠”的同时,也“无心插柳”给天子湖湖畔带来了“实惠”——荒山变竹林。
今年67岁的汪华鹏,家住郎溪县姚村乡潘村村湖北庙村民组。1971年入党,曾担任潘村村支书。1997年,汪华鹏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闲不住”的他开始在天子湖畔的荒山上栽种毛竹,营造生态竹园。汪华鹏造林选择毛竹,除了看中了毛竹速生丰产效益好,主要还是为了配合天子湖景区的旅游开发,在湖畔打造“湖光竹韵”的生态景观,绿化、美化天子湖的周边环境。数十年过去了,汪华鹏垦荒打凼、栽种竹母、砍灌割蒿、锄草松土……多少个寒来暑往,汗水挥洒不吝惜,数十年来,汪华鹏都是这样在自己的竹园里“锻炼身体”的,而在他这样的“锻炼”中,20余亩的生态竹园逐渐成型,成为天子湖景区的一道翠意可人的靓丽风景。而汪华鹏也被村民称为“造林老劳模”。
湖北庙村民组是天子湖畔的一个小山村,有村民21户,大部分村民的山场都分布在沿湖周边。看着汪华鹏不仅建立了生态竹园,和每年间伐毛竹为他带来的可观收益,这让湖北庙村民组的农户们心动了。他们纷纷加入造林队伍,在天子湖畔的山场上掀起了营造生态竹园的热潮,天子湖畔的荒山渐渐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毛竹园。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过去来办税就怕填表,表格又多又难填,经常容易出错,领购发票至少需要10分钟,现在只需签个名、盖个章,不到3分钟就办好了。”一位到郎溪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领购...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