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坚持源头把关、全程监管、示范引领、机制保障“四手齐抓”,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工程,推进质量强县建设。
首抓源头把关。对全县572家工业生产企业的基础信息、产品信息、抽查结果等情况综合建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履行质量安全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确保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环境污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质量安全;运用生产许可、认证认可、注册备案等手段,对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严把市场准入关。
狠抓全程监管。开展“质监利剑”行动,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质量整治;开展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帮扶企业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为核心实现质量全程管理;强化证后监管,相继监督抽查了钢筋、混凝土、水泥、铜产品及溶解乙炔等产品,综合合格率88.37%;强化实验室资质认定监督,督促环境监测站、建筑材料实验室落实自查自纠。
凸抓示范引领。开展品牌战略培训,落实质量奖励政策,今年又推荐上报了2个省名牌产品、2家省卓越绩效奖和1家市长质量奖;目前全县共有市名牌产品19个、省名牌产品13个,县长质量奖4家、市长质量奖3家,产品认证企业1家、计量认证企业4家、3C认证企业5家。
长抓机制保障。发挥质量强县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职能,建立起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畅通12315、12365、12331等质量安全投诉举报渠道,综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全市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以来,各地各单位围绕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这个重点任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抓,深入扎实做好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