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兰是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南庄组一位普通的老人,今年63岁的她却有一个“秘密”——她千叮呤万嘱咐,要求村干部不要对外透露她向村里捐钱的事。
2014年6月的一天,庆丰村妇联主任禹桂芳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里说:“我跟你说个事,我想捐点钱寄到村里,请你们收到后安排给村里最需要帮助的人。”禹桂芳接到电话时起初还以为是玩笑话,随后电话里又补充道:“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叫杨菊兰,是庆丰村南庄村民组人,我捐的款不多,就1000元,你把村里的账号告诉我就行了”。禹桂芳将信将疑地把账号告诉了对方。第二天,一条转账信息真的出现在村会计的手机短信上。
随即村干部通过走访得知,杨菊兰的确是本村的村民,家中5口人,老伴在家种地,儿子儿媳在家务工,家里还有一个孙子在读书。年迈的她,独自一人在上海打工,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当笔者连线她时,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小孩多,家庭十分贫困,是政府、村委会和邻居偶尔给几块钱、送几件衣服,帮助我们全家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现在我条件比以前好了,所以心里老想着回报大家,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还有能力在外打工挣钱,我每年都会将积攒的1000元捐给村里,虽然钱不多,但希望村里能用这笔钱帮助村里最需要帮助的人。”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老人最无私的心愿。
“杨菊兰和普通的老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她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她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希望村里能有更多的人像老人一样,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庆丰村书记邓祖徐感慨地说。
据悉,这1000元善款已分两部分,日前由村委会代捐给了村里的两名肾病重症患者。
新闻推荐
12月2日,郎溪县皖南花鼓戏传承研讨协会“送戏下乡”,为郎溪县建平镇镇西郊村欧家庄村民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现场人头攒动,叫好声不断。今年以来,建平镇共组织开展...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