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阳光洒在飘窗上,室内飘着淡淡的咖啡香,慵懒的音乐萦绕在耳畔,空气中满满的都是文艺气息——咖啡馆里,手捧一杯咖啡,晒晒太阳看看杂志,美好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
在小城郎溪,短短几年时间,街头巷尾时不时开了家新的咖啡馆,说实话,在一个不是以“小资”定位的县城,喜欢喝或者说会喝咖啡的人不占多数,喝咖啡、泡咖啡馆的生活方式显得有些另类,可不管怎样,咖啡馆让小城郎溪在平淡中多了一丝时尚气息。
咖啡馆,咖啡不是主角
郎溪县城内的几家咖啡馆环境都不错,昏黄的灯光,布艺沙发营造出了浓浓的文艺复古风。
“我这里卖的不能只是咖啡。”小徐是一家主题咖啡馆的老板,他介绍说,在小县城开咖啡馆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咖啡文化,另一方面售卖的东西需要支撑得起日常消费,这样才能继续开下去,如果仅仅依靠咖啡是远远做不到的。
在小徐的咖啡馆里,除了几款常见的咖啡,还出售中西简餐、小食、水果等,而这也是来此消费的人点的最多的几款食物。“我觉得咖啡馆更多的是满足消费者对于喝咖啡氛围和环境的追求。人们希望在工作之余走进咖啡馆,享受慵懒与闲适。”小徐介绍说。
隐身巷弄,卖的是品位
一些隐身在小巷弄,“藏匿”于住宅区中的咖啡馆,如果没有朋友介绍,真的很难被大众知道。
记者来到一家咖啡馆,这里既有堂厅,也有包间,整个装饰以地中海风格为主,在家具选配上,搭配贝壳、鹅卵石,给客人营造出自然清新的生活氛围。海洋元素充斥整个大厅,主打蓝、白两色。在这里,到处是音乐、绘画或摄影的元素,小小的咖啡馆就像是艺术家尽情挥洒的舞台。
“开店之初,确实为选址头疼了很久,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里的小巷弄”,店主解释说,县城里的咖啡馆太千篇一律了,我希望给客人不一样的感觉,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是享受,有隐秘性和安全感。
小城咖啡馆的生存之道
如果没有客源、没有足够的营业额支撑,一切文艺和小资都是空谈。说白了,咖啡馆和其他餐饮一样,卖出去的是商品,赚回来的是资本。
可是不能忽略的一个现实是,在郎溪这样的县城,一个咖啡馆的存活率微乎其微。在房租、人工等各项成本都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小城咖啡馆的未来生存空间被逼得越来越小,有网友吐槽:“高端大气的咖啡馆甚至还不如街边的烧饼铺。”
确实如此,小城郎溪的一些咖啡馆,在浪淘沙般的速度挂上了“转让”牌,有的直接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但新的咖啡馆也在不断的出现,业内人士表示,小城咖啡馆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些不可复制的创意是生存之道,无论如何,小城生活也需要这样小资而浪漫的生活情调。
新闻推荐
11月13日至14日,郎溪县职教中心举办第十八届学校运动会。跳绳、踢毽子、众志成城(十人十一足)等有趣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增加了娱乐性和互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团...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