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利成志 实习生 谢文静)去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侯建美和丈夫回到家乡郎溪,流转了10亩土地,投资240万元,办起了家庭农场,养起了肉鸡。目前,她的农场已拥有两个钢架大棚,一个雏鸡棚,共7000多平方米,并实现了全自动数字化控制。
侯建美告诉记者,之所以回乡办家庭农场,是看准了家庭农场这个广阔的市场,再加上政府的帮扶,这让她对农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侯建美说:“目前感觉还是比较良好的,因为我们是现代化科学养殖,以机器代替人工。我们节约了成本,使利益更大化,目前效益比较好。”
现在,侯建美的家庭农场已初具规模,每批肉鸡50天左右便可出栏销售,净收益5万元,年产值可达到240多万元。因为农场刚成立不久,场里的雏鸡都是从外面购买。今后他们将加大良种繁育力度,人工孵化雏鸡,实现自产自销;同时,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侯建美说:“以后发展的方向就是产供销一体化,自己孵化小鸡,自己养殖,自己销售,一边养殖,一边扩大规模。”
近年来,郎溪县不断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担保基金,给予家庭农场5至50万元贷款担保额度;同时,通过开办相关培训,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技术指导和帮扶,一系列举措让该县家庭农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530多家,同比增长2.6倍。其中,家庭农场去年人均纯收入达3.4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倍。
新闻推荐
2015年安徽省外院校艺术专业在皖设点校考已经开考。考试时间从1月20日开始至春节前,共有120多所高校在安徽省设点组织校考。据了解,本次考点设在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艺...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