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建平镇涛峰路有家特殊的“店铺”,店里人来人往,“生意”很好。但这家店铺却不是普通的商店,而是郎溪县建平镇司法行政服务站。
“建平镇司法行政服务站,‘开\’在县里的闹市区,进入服务站,居民就像进超市一样,能轻松方便地选取自己所需的法律服务。因此,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司法行政服务站为‘法律超市\’。”建平镇司法所所长黄开军向记者介绍,在这个法律“超市”里,不仅有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司法所的专职工作人员驻点提供服务,还设有专门的调解室和“特殊”的普法宣传队,而且所有法律咨询、调解服务都是免费的,目的就是使群众寻求法律服务时,实现“推开一扇门,多窗口服务,办成一揽子事”的目标。
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是法律“超市”提供的主要服务。
郎溪县擎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明水就是为该法律超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之一。“社区居民对法律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于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婚姻家庭纠纷、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普及基本法律知识等就成了我们的首要工作。”王明水说。
随着现在免费咨询的人越来越多,“超市”门口咨询人常常会排起长龙。因此,每周二的值班日,他都会提早来到这。
提起深受百姓信任的原因,还要从他为14名四川彝族兄弟讨薪说起。2014年7月,来自四川的彝族小伙吉尔利哈来到法律“超市”,诉说了自己和其他13名彝族兄弟来建平镇南丰轮窑厂工作,却无故被拖欠4.5万元工资的事情。王明水得知后,立刻对此案进行了受理,并且与建平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南丰轮窑厂做调解工作。
“多亏了专业律师的法律援助,才让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吉尔利哈高兴地告诉记者,问题解决后,他还在法律“超市”内拿了《打工者维权手册》、《职业安全手册》等法律读本,增加自身的法律知识。
“调解室”里化解纠纷
记者在这个不大的法律“超市”旁,还看见了一间挂有“婆婆妈妈”门牌的个性化调解室。
黄开军向记者介绍,“婆婆妈妈”调解室是该法律“超市”专门设置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民调解服务的区域。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郎溪讯 郎溪县凌笪乡近日召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全面启动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该乡在时间上立足一...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