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宣酒杯“宣城好人”事迹介绍

来源:宣城日报 2015-06-27 12:28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是宣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年,为助力创建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推动宣城市道德模范和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深入推进,在宣酒集团的鼎力支持下,市文明办与宣城日报联合开展宣酒杯“宣城好人”的评选和推广活动,力促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现对月度“宣城好人”事迹进行集中展示。

经市“宣城好人”评选委员会评定,何年等18人当选2015年4月份“宣城好人”,他们分别是:

1 宣州区杨柳中心小学教师何年

1996年参加工作,18年来,她凭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曾荣获宣州区“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坛新星”、“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模范教师”,她用至高无上的师爱,谱写了一曲普通教师敬业奉献之歌。她自工作以来便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中最繁琐的工作。为了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何老师率先垂范,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她利用下课、午休、放学等时间,免费为学生做辅导,把学生带回家做作业是常有的事。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壮大,对于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何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2 宣州区双桥街道金杨社区居民胡文宽

1990年,胡老的孙子胡彦涛出生。在小孙子10岁那年,全身出现异常的症状,感觉四肢无力,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充满活力。于是,全家人开始了求医之路。南京、上海、杭州,各地的大医院都跑过了,最后医生给出诊断:先天性肌肉萎缩。一开始,涛涛的病情还不太严重,可以去学校跟别的小朋友一起上学,慢慢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连学也不能上了,只能待在家里,在父母、爷爷奶奶身边。胡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仅要照顾好涛涛的身体,还要开导他,帮助他走出病魔带来的阴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孙子已经20多岁了,从生病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这十几年胡老带涛涛跑了无数趟医院。年过半百的他不离不弃守护在孙子身边,每天重复着擦洗、换装、喂食、按摩等事情。不管有多苦多累,他都没有放弃孙子,“只要孩子还在,我都会一直陪着他!”

3 郎溪县建平镇居民李怀干

一场意外事故,让他聪慧美丽的女友邓桂香面容被毁,双手严重烧伤,成为残疾人。但是他顶着各方压力把女友娶回家,23年历尽艰辛照顾残疾妻子。女友住在医院的近一个月里,李怀干天天守在病房外,晚上不顾蚊虫叮咬就着几张报纸睡在医院的过道上;出院后,李怀干当起了全职保姆,每天给女友喂饭、换药,擦洗伤口。在家人和邻里不解的目光下,李怀干将女友娶回了家,婚后,他对妻子更加呵护备至。女儿出生后,原本贫苦的家更是捉襟见肘。1996年秋天,李怀干“狠心”地丢下妻子和女儿去上海打工,一天干两份工作。为了让妻子生活得更好,李怀干在上海开了个茶叶店和一个书报摊,在店里,邓桂香因为自卑,始终低着头,不敢面对顾客,李怀干耐心地开导妻子:“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我和女儿不嫌弃你,别人的看法你完全不用管。”不仅如此,李怀干只要和同事聚会,就一定带上邓桂香。在李怀干的帮助下,邓桂香不但能勇敢地面对顾客,还能坦然地上街购物,她还烫了头发,修了眉毛,家里的镜子,再也不用盖着了。有爱相伴 ,生活才变得美好。李怀干不仅对邓桂香体贴入微,对她的家人一样尽心尽责。邓桂香60多岁的母亲瘫痪在床,李怀干除了负担老人的生活费外,还经常给老人洗澡、理发。

4 郎溪县人民法院 干警唐亮、周道宏

4月8日晚,郎溪县建平镇街头已经静寂下来。突然,在中港路与涛峰路的交叉路口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循声望去,原来是一辆白色和另一辆棕色的小汽车在街头发生了碰撞,两车车头均已严重变形,棕色小汽车已被撞至人行道上面。“救人要紧!”正路过的郎溪县人民法院干警唐亮、周道宏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后,赶紧跑到事故车旁边查看。棕色小汽车的驾驶员侧躺在驾驶座上,头部满是鲜血,已处于昏迷状态。“哪里有这么大的焦糊味?”一丝疑虑在唐亮心头一闪而过,“不好,车子有可能要着火!无论如何都要把人救出来!”情况紧急,旁边烧烤店店主和一位顾客也赶紧跑来帮助救人。但由于车门被锁上,一时无法打开,现场也找不到有用的工具。“快醒醒!快醒醒!”眼看车头的火已经燃烧起来,唐亮、周道宏等人一边拼命地敲打已经破碎的玻璃和车门,一边从附近找来两个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此时,驾驶员有了一些意识,从车里打开了车锁。就在四名救人者刚刚抱出驾驶员的时候,车头的火呼地一下窜进了车厢!120急救车、110警车、119消防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全部参与到急救、灭火的现场处置中。最终,在消防官兵的高压水枪下,火情被完全扑灭。两名受伤的驾驶员均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 郎溪县“峻岭通讯” 80后老板梁燕

3月24日下午6点,郎溪县城区中港路“峻岭通讯”店门口围了不少人,原来是一位老奶奶携老伴带着礼品来到“峻岭通讯”向老板梁燕表示感谢。事情还得从当天下午4点说起,梁燕去对面农商行上洗手间,出来时,发现地上赫然躺着一堆百元人民币。梁燕回忆道:“当时洗手间内只有两位老奶奶。”想到这中间也没有人来过洗手间,定是其中一位老人丢的,情急之下梁燕追出了洗手间,但老人早已离开。因为担心老人着急找不到钱,梁燕在洗手间附近等着老人回来。半小时过去了,农商行门口出现了两位老人,其中一位正是刚刚洗手间遇到老人家。通过询问,才知道下午老奶奶是准备到银行存和老伴的退休工资。仔细核对金额,梁燕确定自己捡到的五千元是老奶奶所丢无误后,立刻将钱如数归还给老人,并提醒老人下次一定要小心保管钱财。老人多次提出要拿出一部分钱给梁燕以表谢意,但都被梁燕夫妻婉言谢绝了。

6 郎溪县建平镇居民 严佑福、伍强明等人

4月3日下午4时许,位于郎溪县建平镇涛峰路的瀚海世纪豪庭小区里,几个孩子在景观池边玩耍,由于雨后地面湿滑,一名十岁的女孩不慎跌入池内。一位骑电动车接孩子回家的市民正路过景观池,听到孩子们的呼叫声,他停下了车子,第一时间跳入了池中。这位市民并不会游泳,而刚刚下过雨,还来不及排水的景观池要比平时深得多,一下子将他也没入了水中,情急之下这位市民只得一边紧紧托住孩子的双臂将她高高举起,一边等待其他人的帮助。正当两人在水中挣扎时,闻讯而至的中巴司机严佑福二话没说,也跳进水里,一把托过了孩子。碗状的水池四面都是光滑的瓷砖砌成,再加上青苔的湿滑,尽管是会游泳的严佑福,也难以爬上岸。听到呼救的新星物业保安队长伍强明赶到了现场,见此状况,伍队长找来一根棍子,一手抓住岸边的树干,一手紧握棍子,向严佑福伸去。严佑福托起孩子的双腿,让孩子抓住了锹柄,孩子获救了。而第一个奋不顾身跳进水里的好心人,也被伍队长拉了上来。经过十多分钟的营救,女童和营救者都平安上岸。此事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周围业主和网友们的热议,大家纷纷称赞三人见义勇为的行为。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那位在第一时间跳入水中挽回孩子生命的好心人。

7 广德县计生委政策 法规科科员高国富

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当过原苏村乡的副乡长,先后在石鼓、月湾、开发区工作,2008年到广德县计生委。2011年元月,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如今,他仍带病坚守在岗位上。查出白血病后,计生委领导找高国富谈话,希望高国富在家养病。可“倔强”的高国富不这么想,他说,自己得了病,在家休息,还拿着工资,心里过不去,既然自己是白血病初期,那自己就在单位找点事情做。同事说他工作热情高,不管是以前在乡镇,还是现在在计生委,都很能吃苦。刚到单位时,他是办公室主任,生病后,他申请调往政策法规科。“现在我认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抓紧点滴时间,能做一天就做一天,能做一点就做一点,”高国富说。为了不影响工作,高国富选择下午5点钟以后去医院去治疗。在高富国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已经翻烂了的《省计划生育条例》,他坚持争分夺秒地学习各种业务知识。高国富的事迹得到了身边人的一致肯定,也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入选2014年月评“最美广德人”。

8 广德县柏垫镇前程村 村民朱学林

妻子在2006年3月遭遇意外事故,导致全身瘫痪,智力只相当于4岁的孩子。10年来,他不离不弃,对瘫痪的妻子细心照料。从1995年担任村文书、民兵营长,20年来,他扎根基层,尽心为群众服务。现年52岁的朱学林,1984年入伍,在坦克10师警卫连服役,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退伍后就在村里当电工,1995年到村担任文书、民兵营长一直到现在。2006年3月,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妻子汪华珍脑部严重受损,先后到广德县医院和湖州九八医院医治了三个多月,花费10万余元。期间,朱学林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借款5万余元,镇党委政府、村邻战友等资助约2万余元,妻子终因伤情过重和无力支付巨额医疗费而耽搁。“朱学林真是太不容易了,他用自己坚强的臂膀撑起了这个家,照顾瘫痪在床、几成植物人的妻子,十年如一日啊!”柏垫镇前程村第一书记刘厚照动情的说。10年的艰辛与苦难,这个铮铮铁汉,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在担任村干部的20年里,朱学林的总是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工作放在首位,得到了身边人的一致认可。每逢抗洪抢险、修桥补路、森林救火等应急和公益性事情时,都能看到朱学林带领民兵冲锋在前的身影;每逢村里发放救济款和困难补助时,他总是让给其他困难户;每个夜晚,他在照顾好妻子后,再加班整理村里的财务和文稿……

9 泾县茂林镇潘村村 农妇郭春梅

郭春梅今年已经62岁,已为婆婆的她,仍然担起了照顾双目失明的86岁婆婆李美云的重任,她的孝行在当地被传为佳话。郭春梅、洪金发夫妻俩十年前一直在上海打工,因洪金发的父母身体不好,便决定回家照顾。五年前父亲因病去世,便剩下母亲李美云一人,老人家心里不舍经常落泪,渐渐地便什么也看不见了。他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女儿已经出嫁,而小女儿招亲在家,生了一个孙女和一对双胞胎孙子。李美云因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又失明,需要专人照顾,如此郭春梅不仅要照顾婆婆还要帮助女儿照看三个孙子。平时给老人端茶倒水、喂饭洗脸,郭春梅做得都很熟练也不在话下。四、五年前,婆婆肝胆区时常疼痛,周边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劝她放弃治疗,郭春梅没有放弃,带婆婆到上海治疗,竟然治好了。老人家年纪大了,会发些脾气,郭春梅从来都不生气,还主动陪老人聊天。老人想吃些零食什么的,就管媳妇要,郭春梅总是努力满足婆婆。有一次,老人心血来潮想要吃包子,而潘村又没有包子铺,郭春梅二话不说,托人照看老人后就骑着自行车跑到三公里的外的镇上买来包子。在郭春梅和洪金发夫妻俩的照顾下,李美云老人一直生活得很好,精神矍铄。

10 泾县政协办 工作人员凌云

2004年,凌云大学毕业,参加公务招考到乡镇工作,从事镇妇联、共青团等工作。在乡镇工作的四年里,凌云发现很多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孤僻内向,行为习惯多有失范,就萌生了为孩子们做一点实事的想法。2005年到2008年在镇中学、中心小学筹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备课余活动设备、电话及图书,同时为了帮助失学女童回到校园,认真做好“春蕾计划”,通过好心人的赞助汇款,解决女童上学的基本支出,并为每个回到校园的失学女童建立档案,定期回访。凌云工作的乡镇,有很多困难家庭以种植烟业为生,通过多方努力,在团县委的帮助下,通过烟业助学项目,每年为本镇4-6名困难家庭大学生申请到2000元的助学金。同时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活动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深入全镇各个学校慰问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心理和日常生活。2008年以后,因为工作调动,凌云来到机关工作,她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凌云现已是一名市级五星志愿者。

11 绩溪县长安镇 大源村村民曹顺宝

曹顺宝,1967年生,家中还有母亲和哥哥,本人在家务农。母亲柯梅桂,出生于1941年,因为自身患有严重的白内障,无法看见任何东西,且因患有心脏病,四肢无力,不仅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而且生活不能自理。哥哥曹临宝年长曹顺宝4岁,但是从小兄弟两个人感情特别好。但是20多年前,哥哥竟然查出患了精神病,高额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随着病情的加重,曹临宝生活不能自理。读书时,曹顺宝一直品学兼优,是当年为数不多初中毕业能够考上中专的农村孩子,而家中的现状让他不得不放弃求学,回到家中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和精神异常的哥哥,他无法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只有微薄的务农收入以及政府补贴。而他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40多年来一直单身,缺少了女主人的家庭更是少了一份温暖,整个家庭在他一个人的坚持下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四十几年。他的家庭虽然经历着一般家庭的没有的痛苦,但是这些并没有打压下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当邻里出现困难时,他还是尽他所能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

12 绩溪县长安镇 梧川村村民汪时珍

汪时珍,独自一个人照顾相继患有“小脑萎缩”的丈夫、儿子,她用一点一滴的爱温暖着家人。汪时珍今年65岁,20岁那年嫁到模范村,丈夫原来是附近远近闻名的木匠,他们婚后生育了三个男孩,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1986年夏天,丈夫走路时步态不稳,动作稍迟缓,辗转到各地的大中小医院,吃了好多中药“偏方”没见效果,最终经南京大医院确诊为“小脑萎缩”,1996年后,丈夫病情恶化,拄着拐杖也常摔倒在地,汪时珍当起了丈夫的“专职护士”。2001年10月,54岁丈夫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带着对妻子的深深愧疚去世。2002农历年刚过,小儿子又被诊断为“遗传性小脑萎缩”且发病早发展快,2006年开始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大到吃饭大小便、洗脸洗脚、穿衣脱衣,小到喝水、脱鞋袜、拆吃的小塑料包装袋,都要她细心地操持着。为了晚上能照顾好儿子,汪时珍在一个只有10平方的房间里再安了一张床,晚上儿子一有响动,她马上起来查看。从丈夫起病到现在,二十多年来,汪时珍没睡个安稳觉,说起她,村民们几乎异口同声说“不容易”。

13 绩溪县临溪镇 王咸波、刘月兰夫妇

虽然离开家乡已有60多年,但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故乡。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咸波在绍兴担任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他热心牵针引线,帮助家乡的青壮年到浙江打工、创业,而且鼎力帮助家乡的建设。2003年新建周坑村具有500年历史的中王古桥时,得知工程项目资金短缺,王咸波、刘月兰夫妇自掏腰包,捐助了10000元;2006年,王咸波、刘月兰夫妇到了周坑村汪坑村民组时,提议建一座凉亭,方便群众聚在一起拉家常、纳凉,王咸波捐助6000元;2011年,周坑村建设农民健身广场,王咸波、刘月兰夫妇得知建设资金不足,捐助了10000元。2013年,王咸波、刘月兰夫妇看到村里缺少老年活动场所,他们商量要尽一切力量帮村里建一所“敬老之家”。老两口不仅自己捐款,还动员三个子女参加捐助。王咸波夫妇的义举感动了浙江的许多企业家朋友以及他多年的同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夫妇俩共筹集了37.3万元,在村中心健身广场旁边建成了占地近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多平方米的“敬老之家”。十年来,王咸波、刘月兰夫妇一心惦记家乡,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共捐助人民币肆拾壹万肆仟伍佰元。

14 旌德县云乐乡 敬老院院长夏万余

自2010年6月1日起,他正式当起了云乐乡敬老院这个20多口人的大家庭的家长。5年来,他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5年来他日夜操劳,彻底改变敬老院脏乱差的面貌;5年来他事必躬亲,嘘寒问暖确保了老人们无大疫、无意外伤害事故;5年来他侍人如亲,甘于奉献,让每一位孤寡老人生活快乐、幸福。老夏是1950年出生的,自己也已经60多岁了。在别人含饴弄孙的年纪,老夏不但自己不得休息,还把家人都“拖累”了。老夏的爱人今年60岁了,从4年前老夏当院长开始,她就一直在敬老院做厨师,每天起早摸晚,准备20多人的一日三餐之外,还同老夏一起种地、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过度的操劳,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胆结石和严重膝盖关节劳损,即便这样,老夏也没有放下敬老院的工作,2013年,老伴在医院进行胆结石摘除手术,他也没有陪在身边。他们夫妻二人到敬老院后,4年多时间从未回自己6公里外的家里住过,逢年过节时,2个女儿回来看望他们,团圆饭也都是安排在敬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吃。

15 安徽省宝丰强制戒毒所 干警叶亚宏

3月1日上午九点,叶亚宏在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安静地离开了人世,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遗体将被送往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站,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今年56岁的叶亚宏生前是安徽省宝丰强制戒毒所的一名司法干警,身患白血病已有8年。平日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也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后,正在治疗中的他特意委托其同事帮助捐款。在与疾病顽强抗争、积极治疗期间,叶亚宏思考自己还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什么?经过深思熟虑,并征得爱人和儿子的同意,于去年四月份通过市红十字会填写了《安徽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决定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国家医学研究和教育。叶亚宏无偿捐献遗体的高尚行为和大爱精神值得世人敬佩,为党员、干部和普通大众树立了榜样,必将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爱心的行列中,推动我国医学科研和医学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战胜疾病能力、保障身体健康做出贡献。

独家冠名:

安徽宣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宣城新天地置业有限公司 北大富硒康、雪源康公司 宣城市舟基地产有限公司 宣城福星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人寿财险宣城中支 宣城市中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新闻推荐

郎溪讯近日郎溪县建平司法所组织培训会学习了交通事故

郎溪讯 近日,郎溪县建平司法所组织培训会,学习了《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交通事故调解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与调解技巧等业务知识。会后,调解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宣酒杯“宣城好人”事迹介绍)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