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分享红利 带动共同致富
这几年,家庭农场在郎溪县越来越受到欢迎,郑海兵作为涧西村第一个家庭农场主自然也是收获颇丰。
郑海兵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产1100斤—1200斤粮食计算,一亩可以获得1500元—1600元的收入,再加上一年有两季收入,郑海兵的480亩地的收入相当可观。
看见郑海兵种田种出了门路,村民们也开始“眼红”,郑海兵大方地分享着自己的致富经验并带领村民们一起种田。今年,村民谢国庆家田里的麦苗叶子都发黄,请郑海兵去看看,郑海兵一看就说:“明显是药水打多了,其实洒一些肥料就好了。”谢国庆认真地听着,有什么不懂也及时地询问。
谢国庆之前也在外地打工,现在快60岁了,他说:“看见郑总种田赚钱,我也就跟着郑总后面种了十几亩田。郑总他们毕竟种得多,有一定的经验,经常也过来指导我。”
据村民介绍,郑海兵带动起来的种粮户还真的不少,光是本村就有十几户,邻村也有好几户,并且服务部的建立也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借鉴企业管理制度提升能力
农场的生态保护制度、农场技术员工作职责、服务部技术人员工作职责、服务部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农药购买和保管注意事项……一项项清晰的管理制度挂在墙上,更牢记在郑海兵的心里。
在郑海兵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要发展农业不能像老一辈那样按传统思路来,要发展成一定的规模,就要像现代企业那样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
跟郑海兵一起发起成立服务部的杨秋海告诉记者,服务部从成立的那天起就立下了“规矩”,而且一直有条不紊地在执行,他们的一致看法是把自身提高了才能带着农民致富。
说起未来的发展,郑海兵津津有味地说道:“上次县里召集了一些种粮大户去听农业种植方面的讲座,台湾的教授说到了台湾发展的休闲农庄我很感兴趣,我想着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把种田变成一种风光,与旅游、娱乐相结合,既达到了致富也懂得了享受。”
新闻推荐
日前,郎溪县梅渚镇组织2015年度义务献血活动,得到镇村干部、教师、企业主及辖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当日该县红十字会也结合此次无偿献血活动,开展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