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位于郎溪县高井庙国有林区的扬子鳄野外放归区再次迎来了新的家族成员,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将12条人工驯养的扬子鳄放归到已经恢复成熟的栖息地,并在每条鳄体植入了电子芯片作为标记,其中有3条扬子鳄被安装了发射器,用于后续的扬子鳄野外活动跟踪观察。
扬子鳄保护与放归自然工程,是国家1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拯救项目之一。根据“中国扬子鳄保护行动计划”,自2003年以来,扬子鳄保护区已11次实施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累计投放78条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据野外调查显示,此前放归的扬子鳄基本能够适应放归地的生活环境,并开始繁育后代,累计产卵8窝158枚,自然孵出幼鳄80条,扬子鳄野外放归取得初步成效,这为今后大规模的扬子鳄放归积累了重要经验。
本次放归地是在先前已有65处塘坝和55公顷恢复湿地放归区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经过环境改造后,再成为扬子鳄生活的适宜栖息地。环境改造于去年完成,新建塘坝8处,恢复湿地面积约5公顷,其中新建塘坝数为历年之最。
本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首次邀请了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来自芜湖的胡善玉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自己前往鳄鱼湖景区游玩时就对扬子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过由于相关规定限制,她未能完成私人养殖扬子鳄的心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胡善玉随后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登记,最终参与到了此次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我希望能够通过参加这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引起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到保护扬子鳄中来,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胡善玉说。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原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干扰和湿地的减少,野生扬子鳄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减,种群数量锐减,濒临灭绝。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野生扬子鳄数量约为150条,相当于大熊猫野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新闻推荐
随着夏季到来,各大饭店和大排挡的小龙虾开始热卖。位于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的村民李林生早早地来到地里收龙虾,他看着收起的地笼乐得合不拢嘴。整个地笼里,满满的都是小龙虾...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