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儿媳,是妻子,是母亲。她也是村民组长,而且是十字镇150多个村民组中唯一的女队长。
她叫李惠宁,郎溪十字镇水鸣社区大潘冲组村民,是一名四十岁的普通农村妇女。
2011年4月,大潘冲组原来的村民组长外出务工,全组54户人家没了“当家人”,村民们急得不得了。李惠宁主动站出来说:“大家要是相信我,我来当这个组长。”就这样,她成了村民组长。
大小是个头,就得干点事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惠宁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带着村里仅有的几个年轻劳动力,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把村里十几口当家塘坝的水涵全部封堵好。
而那条进出村里唯一的土路,别说行车,就是日常农业生产也保障不了,村里十几个孩子每天却要踩着这条路上下学。风雨雪天,总是叫人揪心。李惠宁先是找到村里,随后她又找到镇里。为了这条路,她一个人来来回回跑了不下二十趟。
2011年底,一条与外界相接的水泥路终于修通了。在施工的一个多月里,李惠宁在路上守了33天。
2012年,在李惠宁的奔走下,村里三座当家塘坝得以重修,全村360多亩农田从此有了保障。
2013年,她带着村里的老老小小,用了近一个月,修了3公里的砂石路,打通了与邻村的联系,大潘冲组从此告别“华山一条路”。
喝茶打牌,这哪是过日子
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老人谈谈心,妇女打打牌,大伙的日子每天就这么过,时不时还闹出一些事来。2014年初,李惠宁找到村里,想让村里帮忙给那些整天没事干的老人和妇女找点事。村书记告诉李惠宁,要是有人能在大潘冲种几十亩烟叶,大伙就有事干了。于是,李惠宁找到丈夫同样外出务工的村民吴秀琴,把事儿一说,吴秀琴当即同意跟她合伙干。
原本以为只要种个三五十亩烟叶就行,哪知在村书记等人的劝说下,两人当年承包了130多亩农田。将130亩烟叶种下后,李惠宁和吴秀琴两人都瘦得不成人样。
接下来的事就跟村书记说的那样,140亩的烟叶需要大量的人力,虽然不是重体力,但每天都要很多人到田间劳作,除草、用药、掐苗。为此,李惠宁几乎把村里那些闲着的老人和妇女都叫到了田里。自打李惠宁种上烟叶后,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吵架的也没了。
乡里乡亲,没有过不去的坎
2014年5月,婆婆在医院里去世,直到将婆婆灵柩送到家摆好灵堂,李惠宁这才给在外务工的丈夫打电话,并且嘱咐丈夫路上注意安全。
2014年10月,村里的老党员季永富突然离世,而他的子女都远在外地打工。李惠宁得知后,一边通知了老人的子女,一边赶到镇上拿了两万元,组织村民先为老人办起了后事。等老人的子女赶回来时,所有的事情都已办得妥妥当当。
今年4月,镇里要到村里进行农村清洁工程检查,李惠宁听说后,立即花钱请了两个人把自己从烟田里替下来,她带着保洁员在村里村外捡起了垃圾。
“你帮人家,人家才会帮你,老百姓的日子,就图个和气。”李惠宁笑着说。
当了三年多的村民组长,村里没有一户超生,没有发生一起偷盗事件,更没有发生过村民之间吵架打架的事。
“如果我们社区能多几个像她这样的村民组长,就不需要我们村干部了。”谈到李惠宁,社区书记刘传斌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郎溪讯 为确保营业税专项清理活动取得实效,郎溪县地税局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营业税专项清理工作。该局根据清理工作的需要分别建立五个项...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