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算是头疼脑热,儿女们都要送我去县城医院,不放心在卫生院看。”在郎溪新发镇卫生院输液的许道义老人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一直以来,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薄弱,人才队伍缺乏,从而不被病患“信任”。可是这两年,郎溪县卫生部门通过硬件提升、绩效考核、人才引进等举措,让群众对乡镇卫生院的固有观念发生转变。
硬件提升让病患“留下来”
走进新发镇卫生院整洁明亮的大厅,格局分明的各个科室映入眼帘,昔日破旧的卫生院早已脱胎换骨。
去年下半年开始,许道义就经常听人说,镇里的卫生院条件好了,以后看病不用大老远去县城了。今年8月初,许道义胆囊炎发作后,就住进了镇卫生院,这一住彻底改变了许道义对卫生院的看法。许道义说:“以前设备跟不上,一个检查报告要等很久,现在设备好了,很快检查报告就能出来。”
许道义感受到的变化,得益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乡镇卫生院电子政务、新农合、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立,让信息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几年,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电子病历共享平台让乡镇卫生院逐渐“活”了起来,新发镇卫生院院长黄康怀说:“今年卫生院平均每天门诊量105人次左右,比去年增加了很多。”
改革让医护人员“动起来”
不仅如此,许道义觉得卫生院开始为患者着想:“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态度都很和善,不懂的地方,他们一遍遍地解释给我们听。”
在新发镇卫生院护士长鲁涛看来,每年的两次考核,让全院14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提高了。鲁涛告诉记者:“以前很多患者住院感觉各种别扭,自从卫生院开始实行考核制度以来,现在住院就跟住家里一样亲切。”
今年以来,郎溪县卫生部门针对乡镇卫生院制定了专门的考核方案,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绩效、责任担当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考核的名次与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直接挂钩。同时,基层卫生院对工作人员也进行考核。
黄康怀介绍:“我们有专门的考核小组,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有病历书写、服务态度等十几项,实行扣分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晋级、奖励以及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一层层考核机制的实行,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活力,让每一名医护人员“动”起来。
机制创新把人才“引进来”
为破解基层卫生院“缺人”难题,今年以来,郎溪县卫生部门通过开展县乡卫生一体化,即2所县级医院对口支援3至5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县、乡两级卫生机构纵向合作,通过人才扶持、设备支持等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现在工作上我们医生有不懂的就向县医院的医生请教,县医院的医生也会定期到我们卫生院指导和坐诊,通过‘帮扶带\’提高卫生院医疗水平。”黄康怀说。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近年来,郎溪县十字镇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该镇一是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规范化。建立健全镇村调解组...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