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图书
参观文物
舞蹈培训
书屋阅读
在郎溪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九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常年实行免费开放,对于全县城乡居民来说,这是一大惠民举措,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若知详情,跟记者一起去体验这里的惠民大餐吧——
图书馆——时尚阅读长知识
烈日炎炎的暑期,郎溪县图书馆成了不少学生避暑学习的好去处。在二楼的少儿阅览室,座位上都是在聚精会神看书的小朋友。
今年暑期,该县图书馆不但添置了新书、购买数字资源,还根据学生们的需求,适时延长工作时间。小学六年级的刘悦爱好阅读,暑假以来,她天天来图书馆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刘悦说:“这里的书刊很多,环境也很好,所有人都在安静的选书、看书。”
放置在借阅室入口处的电子书借阅机,是该图书馆推出的一项服务新举措。市民只要利用歌德电子书提供的图书下载程序,就能将借阅机内储存的电子图书轻松下载至手机中方便阅读,这也是宣城市首个提供手机移动阅读服务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县图书馆馆长杨静波说:“这台手机电子书借阅机于今年1月底采购安装,虽投入使用不久,但已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
据介绍,自从电子借阅机投入使用以来,实现了图书馆网络服务到移动终端服务的无缝对接,读者们借阅图书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受到了很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
“图书馆免费开放之后,来的人比较多,每天最高的接待量有四五百人次,我们工作人员会尽自己的努力,为读者创造更加安静、整洁、温馨、安全的阅读环境。”馆长杨静波说。自2011年县图书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图书馆在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等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今年,该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场地包括一般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报告厅、自修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免费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检索与咨询、公益性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还为免费提供办证、验证、存包等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这一系列的免费,为群众来图书馆借阅提供了方便。
博物馆——参观文物学历史
“铜镜又称青铜镜,战国始盛行,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博物馆里,橱窗里陈列的一排青铜镜前,副馆长章小伟正在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着铜镜的历史。走进博物馆,淡黄色的灯光下,一件件文物仿佛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展现着郎溪悠久的历史文化。
“朋友来郎溪,以前也没什么好玩好看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不用花钱,而且还能参观到这些文物,所以就带他们来博物馆,觉得挺有意思。”市民小赵告诉记者。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吸引了很多的人来参观,对郎溪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宣传。
郎溪县博物馆于2011年开馆,展出的各类藏品,大部分出土于郎溪县境内。藏品年代上至新石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有造型别致的陶瓷器,也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更有雅趣别致的杂项器物。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郎溪各个时期人类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状况,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情感价值。
“展厅中的文物,是郎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物和足迹。来到这里,感觉我们在穿越时空的隧道,进行着历史和现代人的对话。”68岁的刘爱国带着孙子走在参观人群中,他说:“带着小孙子来这里,不光是游览,也是来学习,了解我们当地薪火相传的历史与文化。”
博物馆副馆长章小伟表示:“县博物馆作为我们对外宣传和教育的阵地,作为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宣传郎溪县优秀文化历史、凸显郎溪特色具有重要的积极地推进作用。”
文化馆——免费开班练技艺
郎溪县文化馆外,阵阵悠扬的歌声已穿墙入耳。走进排练厅,八九个孩子正在跟着老师学习舞蹈,认真地模仿着老师曼妙的舞姿,这是一堂免费的少儿舞蹈基础课。
在隔壁的家长接待室,坐着正在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这里的王奶奶说:“我的孙女今年在这里学习跳舞,这舞蹈基础课是免费的,最重要的是老师教得好,孩子学得快乐。”
“文化馆有自己的队伍组建、定期的队伍排列和培训,针对的人群覆盖老中青。比如少儿舞蹈基础类课程免费开放,青年朋友有自己组的郎溪县合唱团,合唱团也定期做免费开放项目,开展正常的培训和排练工作。”文化馆馆长谢满介绍,为了开展更具特色的免费开放活动,县文化馆把免费开放同各艺术家协会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让更多的群众在免费活动中受益,在文化熏陶中快乐生活。
在郎溪县文化馆,免费开放场地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宣传廊、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舞蹈(综合)排练室、独立学习室(音乐、书法、美术、曲艺等)、娱乐活动室等公共空间;这里还免费提供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民间文化传承和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也提供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存包等全部免费。
综合文化站——文化需求得满足
“嘭嘭嘭……”来到姚村乡综合文化站,不远处就听到打篮球的声音,原来是放暑假的学生在文化站的操场上打篮球。他们带球进球,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
走进文化站内,右手便是农家书屋,几个孩子坐在里面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书,还有两位大爷在书架旁翻着书,戴着老花眼镜看得津津有味。姚村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熊奎告诉记者:“这里藏书大概有六千多册,光盘、光碟有一百多盘,报纸、杂志有三十余种,内容比较丰富,电子阅览室也方便群众来上网查询。这些都非常实用,达到了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的需求。”
在电子阅览室,村民们有的在查看资料,有的在看新闻和视频;多功能厅里,几个大妈正在排练舞蹈;活动室内,村民正在三三两两打着乒乓球……姚村综合文化站里,一派热闹景象。
在梅渚镇综合文化站,群众只需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网上注册登记后,就可以免费享受每天不超过两个小时的网上“冲浪”服务。该镇定埠村村民周爱芳说:“这里的电脑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孩子来这里上网既能查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又有安全保障,我们做家长的比较放心。”
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从单调到丰富,从单一到多元,和该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密不可分。为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郎溪县93个行政村,都由国家统一补助标准每村1万元提标到1.2万元,投入到文化信息共享,做好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此外,由郎溪县政府统筹,每年为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并且结合本地农家书屋实际情况,对农家书屋进行维护管养,补充更新出版物、维持日常运行和开展读书活动,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另外,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公益电影和开展6场体育活动。家住姚村乡红旗村的王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就喜欢看电影,晚上很多村民聚在一起,别提多热闹了。”
目前,郎溪县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新闻推荐
受郎溪县人民法院委托,定于2015年8月25日(星期二)上午9:30时在县法院第四法庭举行现场拍卖会。一、拍卖标的:聚丙稀三级料13吨、高压聚丙稀三级料1...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