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乡村道路延伸通向远方,一座座塘坝蓄满甘泉流向田间,一个个乡村面貌得以改善……从最初实施一个项目都困难,到现在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跑着要项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路越走越宽,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郎溪县农村财政管理局局长钱相红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以来,群众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它解决了农民最关注、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效果一:改面貌 靓乡村
在郎溪县,提到美好乡村,必然要说高塘,说到高塘,则必然要说梅园。可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美好乡村也好,梅园也罢,发端都在于“一事一议”。
2012年2月26日,村支书孙顺福带领村两委班子在史训春家里召开修路议事会。当天,每户来一个代表,60户来了56人。会上,大家了解到了修这条路大体要求:1400米长,3米宽,15公分厚,水泥、砂、石用混凝土振动器振动浇注,总投资29.31万元,其中镇村投入资金157140元。现场一算,全组204人,每人15元仅筹资3060元,还缺许多资金。
正当大家发愁时,村干部宣布:“根据事先议定,所差工程款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解决!”会场上一片雀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各自在工程实施当中都可以做些什么事儿。
最后,大伙还约定:“既然主道路的事儿有了着落,那各家门前到主道路的那一小段也要铺上水泥路面,资金问题各家各户自己解决。”
说干就干,作为包工头的村民组长史训春带着全村民组的人上阵,路基挖填平整,路面铺设浇筑、浇水保养,他们都是尽心尽力来做。二十多天过去了,前来验收的县、镇、村人员来到高塘惊喜地发现,除了道路平整、宽厚度达标、长度相符等工程标准完全合格以外,这条被绿色和农家小院缠裹着蜿蜒的道路很是养眼。
移步易景,梅渚镇党委、政府很快确定了高塘组为当年的美好乡村建设点。这样一来,高塘组迎来了村庄建设的活跃期:首先还是“一事一议”——总投资4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8万元的环卫整治项目,包含有塘坝渠道清淤、护坡挡土墙、公厕一座、亭子一座加草坪等;其次是县、镇投入的建设,有农舍改徽、路灯、小径、长廊等;最后是被吸引而来的本地农民企业家戴启兵,他在以上基础上投资打造的梅花生态园,极大提升了高塘的美好乡村建设。
效果二:解难题 谋实惠
高塘如火如荼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的情景,在郎溪县其他行政村同样上演着。
多年来,每到雨雪天气,新发镇北山村村庄内道路泥泞、坑洼不平,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修路的愿望十分强烈。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新发镇将该村道路整修纳入了今年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范畴,投资19万元,将原来的泥巴路重建成了一条910米长、2.5米宽的水泥路,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出行环境,受益农户近300户。
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的蒋家坝是附近农田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年久失修,塘坝淤塞严重,塘坝内“千疮百孔”,村民们迫切希望重修塘坝。(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郎溪讯 10月15日,是第八个“全球洗手日”,郎溪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主题为“感染控制、从手开始”的手卫生活动。活动中,该院院感办在门诊、病区...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