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宣城市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是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坚持生态领先、特色发展,集中力量补短板、做强项、创优势、惠民生,奋力建设美好宣城。”
11月12日,市政协召开三届三十二次常委会议,首次以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形式,围绕“科学谋划市‘十三五\’发展规划”,汇集众智、精准建言。
把界别优势彰显出来
“十三五”规划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建言范围面广点多,如何做好紧贴实际、突出重点、广集众智这篇大文章?这是摆在调研组面前的第一道“拦路虎”。
科学谋划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确定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周明鸣、彭少鸣两位副主席带领调研组反复商定调研方案,力求调研更加广泛、深入,最终确定以界别民情民智座谈会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建真言、献良策,充分发挥界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色与优势。各界别由部分市政协委员牵头负责,选取界别关注的重点议题,开展联动调研,集聚众智,形成合力,提交大会发言材料26篇,为“十三五”规划编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金点子”。
“市政协调研报告及各界别的发言材料充满智慧和思想,就全市发展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前瞻性建议,对此真诚表示感谢。”市长韩军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报告中的真知灼见,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到市“十三五”规划中。
把对策建议提实提准
“高新技术企业仅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2.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全省的3.6%。”陈启华委员代表科学技术界别发言,指出宣城市还存在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社会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等“短板”,他认为,“十三五”规划应充分体现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为核心,大力推动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转型发展。
针对宣城市外贸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外贸发展格局不平衡、外向型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民主党派界别委员陈艾红开出了“良方”,她建议,大力培育出口优势产业,加快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化学工业品、文房四宝、特色农产品等地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宣城市外向型经济扩大总量、提升质量。
特邀界别委员余仁富关注绿色发展,提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减法”,提升全市生态环境容量,引领绿色经济新发展。当前养老服务现状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无党派界别委员何苗呼吁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优化配套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经济企业界林静委员、妇联界别彪明翠委员、郎溪县政协副主席章泽分别就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女性创业就业,加快宣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等发表意见建议。刘富贵、王斌、徐志达等市政协常委和列席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
把调查研究搞深搞透
8月份启动调研,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专题,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市直23个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9月上旬,邀请县市区政府、政协、发改委负责人座谈,听取情况介绍,征求意见建议。期间,赴有关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赴外地考察“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发展举措,学习借鉴外地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谋划推进“十三五”,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区位和交通等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特色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既要“跳起来摘桃子”,又要求真务实,做好与国家、省里规划精准对接,千方百计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上位规划;抓主抓重精准发力,集中有限资源,紧紧抓住带动力强、前景好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手出重拳,务求新突破;改革助力实干推进,以政府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三农”、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户籍制度等各项具体改革,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全市上下形成浓烈的实干氛围。调研报告从打好调转促攻坚战,做大做优经济总量;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实市本级;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做美做好绿水青山;坚持以人为本导向,做精做富幸福宣城四个方面提出12条具体建议。
“蓝图变现实,关键在落实。”市政协主席孙铭和提出要持续关注“十三五”规划谋划和实施,“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聚焦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问题,广集众智、多献良策。”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扎实抓好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市司法局充分认识到基层基础建设在依法治市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三项基石,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