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清
日前,笔者走进姚村乡夏桥村的文化大院,院内笑声阵阵,暖意融融。62岁的“秀才”文明学边拉二胡,边唱皖南花鼓戏,一群老人围在他身边,如痴如醉地听着。该乡像这样的文化大院很多。村民王大憨是个戏迷,他笑着告诉笔者:“现在虽然家家都有电视,电视节目又多,但总感到离我们远,还是在家门口听文秀才唱戏,更亲切,更热闹。”近年来,该乡悄然兴起的民间“文化大院”很多,村民闲暇,聚在一起,或看看书报、或唱歌听戏、或下下棋、健健身,形式多样,自发组织,聚散灵活自如。
加强阵地建设 开展文体活动
为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载体,丰富群众文体活动。2015年,姚村乡在完善红旗村黄家湾中心村文化乐园建设的同时,争取文化广场提升工程项目,在姚村集镇新马路农民休闲广场新建一座文化长廊。文化长廊共计14个版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该乡的观天下景区、美好乡村建设和生态景观,还展示了该乡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体育文化等。村民和游客既可以在长廊里小坐休憩,又可以欣赏长廊上的美文美图,阅读和领略该乡的文化之美。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完善了红旗村黄家湾中心村的文化乐园和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及时更新乡、村“身边好人榜”,倾力打造农家书屋和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
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正月里,舞龙、舞狮、跑旱船,多种民俗文化轮番上演。3月3日,该乡举办了首届新春联欢会。“三八”节,举办美好乡村广场舞比赛。3月28日,组织19名运动员参加“大风堂书画杯”县第五届新春长跑比赛。7月份,郎溪县民生工程“百场文艺进乡村”戏曲专场演出走进姚村,全乡巡演7场。8月初,露天电影进山乡,全年共放映电影84场。9月9日,该乡承办“九九登石佛山”比赛。9月10日——12日,成功举办集“佛事、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石佛山庙会。国庆节,组织篮球队参加“二院杯”全县第三届乡镇男子篮球赛,姚村代表队荣获冠军。10月28日,组织舞蹈队参加县“美好郎溪舞起来”广场舞展演。11月初,启动了“非遗进校园”工程。11月14日,协办“鸦山古道徒步游”活动。11月21日,协办“自行车爬坡赛”。11月30日,非遗“云舞”亮相县第六届合唱节。12月6日,协办环天子湖长跑比赛。12月8日,市百馆千村文艺巡演走进黄家湾。
争创“诗词之乡” 繁荣文学创作
2015年初,省中华诗词学会传来消息:姚村乡政府获2014年度“安徽省中华诗教先进单位”称号。以荣誉为新起点,该乡大力推进“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底,姚村乡成立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2015年初,该乡以“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为目标,成立“桃源诗社”,广纳诗词爱好者入“桃源”,助力诗词文化创建。截至目前,已有18位诗词爱好者加入“桃源”,并创办《“桃源”诗刊》,目前已出刊5期。与此同时,桃源诗社还开展了诗词采风活动和写作培训活动。1月7日,宣城滴撒诗坛舵主级诗人一行,应邀来到该乡,以“诗”会友。4月23日,桃源诗社邀请县诗词学会部分会员开展“踏访徽商古道”采风活动,并邀请县诗词学会会长马云骧先生作了“格律诗写作技巧”专题讲座。5月24日,邀请常州市作协采风团到姚村采风、创作。9月17日,省诗词学会会长陆世全一行来到姚村乡,参观了“诗词楹联进农家”的黄家湾,并应邀在红旗村文化活动中心作了诗词创作专题讲座。
用诗词文化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来丰富生活,美好环境,为广大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2015年该乡继续开展诗词文化“进美好乡村”、“进景区”、“进校园”等“六进”活动。诗歌创作更是可圈可点。其川的《音乐记》(外四首)、桃源诗社名誉会长寸心斋主的《向生活妥协》(外二首)、芦芽短宣城的《红月亮》(外二首)、兰心语的《雪》等发表在《诗歌周刊》(2015年1月,第143期);姚曲的《徽州》、毛明星的《妙泉村新貌》、残月轮《情深深、雨蒙蒙》、春风柳如是的《讲故事的人》等诗登载2015年2月《皖南晨刊》文学副刊;其川的诗《遇见》和《山居》登载《安徽滴撒诗歌》(2015年卷);木美子的诗《图谋》刊载国家级诗刊《诗探索》(2015年第一辑)等等,全年网络和报刊发表诗歌作品80余首。2015年11月,宣城市首届小说大奖中,姚村乡获奖小说两篇,冰龙的小说《秋意李家庄》获得三等奖,壹品清的网络小说《风雨之后》获得优秀奖。
新闻推荐
郎溪讯 春节临近,郎溪县城管执法大队针对宁芜路天泰市场出口处的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挤占机动车道、影响行人通行及市容秩序的现象进行了强化管理。经整顿,非机动车...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