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她的工作成绩,领导都会露出满意笑容;谈起她的务实作风,同事都会异口同声称赞;提及她的为民办事,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郎溪县飞鲤镇党委书记姜圣林。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缘何能得到一致认可?近日,记者来到飞鲤镇,在施工现场、在农家院里、在办公室中,找到了答案——
她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心事
4月15日,记者走进飞鲤镇街道,村民张小芸正在用自来水洗菜、淘米,她感慨地说:“我们吃上了‘放心水\’,这得感谢姜书记。”
2012年7月,上任飞鲤镇镇长伊始,姜圣林发现一个小乡镇每一个办公室里都摆放着桶装纯净水。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镇里自来水的取水源已受到严重污染多年。当时,有班子成员建议新班子要展示新形象,多把精力放在新项目上。有干部提醒,这样的“旧事”解决起来难度大,甚至吃力不讨好。对此,姜圣林也犹豫了。
那年夏天,70多批次、1400余人先后到镇政府、县信访局就水、电的问题上访。对于曾在市财政局工作的姜圣林来说,这是从未见过的阵势,这一次她有些措手不及。“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心事,解决心事就要敢于担当。”姜圣林斩钉截铁地说。
说干就干,姜圣林带着班子成员一边实地察看,一边联系水务、供电等县直部门。2015年12月,飞鲤镇与毕桥镇联合建成了飞毕联合自来水供水项目,实施农村人饮工程6120户,新建和改造自来水管道125公里。
2012年至今,飞鲤镇为方便群众出行、用电,新建“村村通”水泥路44.95公里、村组道路46公里,升级改造乡村道路37.5公里;增容和改造供电台区77个,改造线路81公里;投入4500万元完成了三溪口、张湾美丽乡村建设。
针对困扰圩区2万余群众的水患,飞鲤镇开展了幸福圩老河堤分段治理、南阳水库和王家门水库除险加固、幸福圩横闸村窑塘段圩堤除险加固等工程,消除水患。
“生活安心了,出门方便了,夏天可以放心用空调了。”飞鲤镇新法村村民王香走在新修建的水泥路上,看着新架设的变压器,笑得合不拢嘴。
她把基层的事当成自己的大事
今年55岁的村民孔春根指着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的水面说:“今年我租了100多亩水面,准备大干一场。”在孔春根的带领下,村里有100多农户从事龙虾等水产养殖。
原来,2013年底,担任镇党委书记的姜圣林在走访三溪村中沙组发现,孔春根一家四口住着3间平房,两个儿子均在上大学。靠种植三四亩山场一年仅1万多元的收入,除去两个儿子的学费、生活费,孔春根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过日子。对此,姜圣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4年4月,在姜圣林的帮助下,孔春根租了22亩水面发展龙虾混合养殖,镇政府为其聘请了水产养殖专家定期开展专业指导。说起去年的收成,孔春根乐了:“都是姜书记指点的好,去年每亩纯利润有七千多块钱。”去年底,孔春根把前几年借的账都还了。(下转第四版)
记者感言:
“群众满意是最好的奖励”。四年前,姜圣林选择从市直单位到基层工作,舍去了安逸的上下班生活。四年如一日,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务实作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取舍”之间,体现的是责任,凸显的是担当。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旗手,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姜圣林是宣城市千百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正是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引导和激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宣城实现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近日,郎溪县建平镇联合该县国税局向实验中学的青年朋友发放“文明交通出行”倡议书,向建平社区广大市民朋友发放“让我们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和省文明县而共同努力”的...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