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菲
近年来,郎溪县梅渚镇坚持以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工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广大干群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镇村环境新提升
梅渚镇结合区位实际,大力开展“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突出以钟梅线梅渚段、芜申运河定埠段沿线、梅渚界边和镇区“脏乱差”等为整治重点,狠抓集镇秩序治理、村旁屋边整治和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镇域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
该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投入400余万元实施边界至集镇段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将园林绿化与道路景观完美结合起来,打造简洁大方的徽韵沿线沿边景观。
2015年,该镇大力开展村旁屋边整治工作,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围绕“两无两化”的目标要求,每个村打造3个村旁屋边环境整治标准点,对37个整治自然村制订分月推进计划,创新设计、配备到位分类垃圾箱、收集车和家用分类桶等硬件设施,全面打响村旁屋边垃圾清理、卫生保洁“攻坚战”,并对整治结果进行互查互评,取得了明显效果。
美丽乡村显魅力
阳春三月,郎溪县诗词协会、作家协会成员踏着春光来到梅渚镇高塘村进行采风创作活动,不禁流连忘返,诗兴勃发。高塘村是梅渚镇着力打造的景区型美好乡村。
2013年10月,当地企业家戴启兵依托高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投入500余万元打造了高塘梅花生态园,为高塘村美丽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如今的梅园已经不仅供观赏,而且集采摘园、露营区、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及配套设施建设为一体。2015年,梅园陆续又建设了民俗大舞台和水上乐园,推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休闲相互融合,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戴启兵说:“现在,一天游客量达到1500人,最多的一天有4000人。”
随着高塘村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村民回乡创业的热情更高了。依托梅园,该村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得到了大发展。目前,高塘村已初步建成一个具备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的生态园区。“现在来我们村参观游玩的人很多,大家都说我们的村庄漂亮,我们也觉得很自豪,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在高塘住了一辈子的史经有老人亲眼见证了高塘由一个脏乱差的旧村庄变为今天整洁漂亮、蓬勃发展的美丽乡村。
文化建设惠民生
“这个地方真好,我们几个老伙伴年青的时候就是文艺爱好者,现在没事就聚在这里拉拉二胡、唱唱歌,日子过得多舒坦啊……”3月27日,梅渚镇大梁村农民文化乐园的活动室里,徐水金老人告诉笔者。2015年,梅渚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整合闲置资源和现有资源,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建设了大梁村和定埠村农民文化乐园,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新场所。
近年来,该镇结合村民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了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镇村文化广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联合发展的基础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其功效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阵地。
该镇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庙会,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教师中文化热心人发挥作用,组建了梅渚民间文化艺术推进会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挖掘跳五猖、小马灯、降福会、大小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切实抓好传统文化活动,打响了“人文梅渚”文化品牌知名度。
道德建设永传承
“28年来,他用默默而清寒的坚守,为村民们的身体健康撑起保护伞,并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日前,在梅渚镇政府道德讲堂中,宣讲人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该镇镇东村村医薛正福坚守28年守护村民健康的事迹。
近年来,梅渚镇逐渐推进“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常态化,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身边的典型事迹,并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围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为进一步拓宽思想道德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当代宣城干部精神、新时期郎溪精神等知识内容,该镇在美丽乡村和214省道梅渚段沿线设立了文化墙,把秀美乡村、农村清洁工程、家庭美德、文明礼仪等内容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该镇还组织村民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着力丰富和拓展实践载体,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通过主动参与将道德文明潜移默化为自觉遵循。
新闻推荐
春天的郎溪县毕桥镇万物复苏,沿着柏油路一路向中华茶博园走去,只见几百亩的黄魁连绵起伏,一株株及膝的茶树随风摇曳,一朵朵茶花香气扑鼻,蜜蜂们围绕着花朵盘旋飞舞……这里就...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