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9日至20日,宣城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各地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开展强降雨防范和防汛抗灾工作。
6月20日凌晨至16时,宣城市宣州区中部、郎溪县南部、广德县中部降雨普遍超过100毫米,有50个站点超过200毫米,其中:郎溪潘村343毫米,宣州塘埂头317毫米。受集中强降雨影响,全市江河湖库水位上涨迅猛。截至20日16时,全市有4座中型、7座小(1)型水库超汛限水位。目前,各类水利工程运行正常。
受强降雨影响,宣城市市区及广德县城多条道路和部分小区地下车库严重积水,影响道路畅通,部分车辆遭受水淹。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等暴雨集中区村镇普遍进水,最深处达1.5米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日16时,全市有4个县市区2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9.53万人,倒塌房屋22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5万亩、成灾7.01万亩,停产工矿企业20个(宣州区),公路中断5条次,损坏堤防82处53.84公里,损毁护岸347处,损坏水闸7座、冲毁塘坝550座、损坏灌溉设施70处,全市直接经济损失4.51亿元,其中水利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目前灾情正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汛情和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市委书记姚玉舟、市长韩军第一时间赶赴郎溪、宣州、广德等地现场检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其他联系防汛工作的市厅级领导也都迅速赶赴各县市区驻点督查指导。市防指、市城防指连续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强降雨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确保中小型水库防洪安全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强降雨灾后恢复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防汛责任堤段巡查工作的紧急通知》4份紧急通知,部署强降雨应对、中小水库防汛、城市防洪和灾后恢复工作。
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汛情,迅速行动,全力抗灾。市气象部门加强天气监测和降雨预报频次,及时预警预报;市水务部门加强各类水利工程巡查和运行管理;市国土部门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指导地质灾害防御;市住建部门发动市政管养单位组织150余人次、开动50余台排涝设备对积水较深路段进行现场交通疏导和应急排水。有关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参加县市区党代会的乡(镇)长立即返回辖区,检查指挥防汛抗灾工作,并及时组织转移城市低洼和受山洪威胁地区人员。宣州区、郎溪县相继启动防汛应急Ⅲ级响应。宣城市区马王桥、谢村等排涝泵站以及圩区各地相继开机排涝,全市共开机16693千瓦、排除涝水359万立方米。郎溪县转移危险区域群众700余人。宣州区正在组织受淹地区的群众转移。全市已投入抗洪抢险资金500余万元。
下一步,宣城市将继续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各级防汛责任人坚守岗位,加强巡查、检查、督查,确保各项防汛抗灾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强化重点防范。突出做好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水库、中小河流圩堤、万方以上山塘以及在建工程安全防范,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确保生命安全和防洪安全。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加强抢险救灾和核灾报灾。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抢排城区和圩区低洼地区积水,要求20日晚上20时前保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正常,确保道路畅通。抓紧修复水毁水利工程,确保安全度汛。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汛情、险情、灾情等信息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市防办 本报记者 顾维林)
新闻推荐
6月21日,郎溪县新发镇东夏社区计生专干王小梅微信收到一个200元的红包,红包上面写着“大家辛苦了”。20号强降雨过后,第二联合圩东夏社区段水位逐...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