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巷记者查丹文/图十八巷记者徐婷婷林云云文/图
炎炎夏日,漂亮的太阳伞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尤其是许多电瓶车上的加长雨篷格外吸引人们眼球。记者经常看到雨篷加电瓶车这对“黄金搭档”络绎不绝的穿梭在道路上。一些市民是前面人骑车,后坐位的人撑伞。更有一些“高手”是一手撑伞,一手骑车。让人在佩服之余,也不由得为骑车人捏把汗。其实这些看似便捷的雨篷,却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事故频现安全隐患大
前不久,浙江发生了一起伞柄扎进了骑车妇女喉咙里,而导致其死亡的案例。而在台风“海葵”过境时,宣城也有因装遮阳伞,连车带人被大风刮倒受伤的事故。记者了解到,这类遮阳伞一般由两个部件组成,先是在电动车脚踏正前方安装一根直立的支架,再在这跟支架顶端安插上伞。两个部件有一定角度,倘若车子倾覆,两个部件很容易就会被折断,而那根支架就正顶着骑车人,危险显而易见。
针对电瓶车加装雨篷这一现象,二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廖荐仲表示,电瓶车车主擅自加装雨篷,不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也违反了《道路交通法》。廖中队长介绍说,给摩托车、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主要危害有四点:一是车体面积扩大,增加了碰擦事故的发生率;二是驾驶员视角受到限制,扩大了盲区范围;三是影响了电动车转弯的机动灵活性,不利于驾驶者快速避险;四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限制了驾驶人跳车脱险的空间,增加了伤亡几率。
加大宣传严查严处从源头遏制
8月16日上午,宣城市交警二大队对擅自加装雨篷的车主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在宣泾路口,交警二大队的交警们拦下路过加装了遮阳伞的电瓶车。很多车主比较配合交警的工作,拆除了遮阳伞。但是也存在部分市民对此表示不理解。其实,无论是在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上加装挡雨遮阳装置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必须强制拆除。
但据记者了解,由于使用遮阳伞的大部分是女性,所以目前交警部门大多是采取类似建议和提醒的柔性管理方式,并现场劝告帮助市民拆除车子上安装的遮阳伞。随后,记者与交警同志一起走访了城区几家电瓶车销售点,几家销售点都纷纷表示自己不安装太阳伞。于是交警又带着记者去了城区的几家摩托修理的车行,发现很多车行都直接打出专门安装太阳伞的横幅。
在交警同志上门宣传完安装太阳伞的危害性后,店主都表示将会停止给电瓶车安装太阳伞。
宣城交警呼吁广大市民骑乘电动车出行可以采取穿防晒服,戴太阳帽等方式进行防晒,切忌自行在电动车上加装遮阳伞等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物件。
“办证、搬家、管道疏通、开锁……”在市区某老小区的一栋居民楼里,墙面上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竟全是诸如此类的小广告,看着就让人心烦。
部分老小区“牛皮癣”泛滥市民很烦
“牛皮癣”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环境整治中的顽疾,让人深恶痛绝。近年来,随着多次整治,城市主干道已经基本整洁干净,但是部分老小区“牛皮癣”现象依旧严重。
8月14日中午,记者在市区一个老小区内看到,小区楼道的墙壁上几乎随处可见各种“办证”、“管道疏通”、“开锁”等牛皮癣,而且每层楼道内都有,记者看着头皮就发麻。
据了解,有关部门对老小区的“牛皮癣”也曾多次处理过,但总是效果不佳,刚清理完一批,另一批马上前赴后继地“扑上来”。“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的小广告的,清都清不掉,清掉了没过几天又出现了。”一提到这些看着厌烦的“牛皮癣”,一位小区业主气愤地说。
住在宛溪新村的一位张女士告诉记者,“原本干净的墙现在都成小广告的天下了,我家门外墙上贴满了广告,看着就心烦”。
发现贴“牛皮癣”者可及时举报
市城管局市容支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容支队等部门为了解决“牛皮癣”这一顽疾,已将13条主次街道、城市小区的“牛皮癣”分别交由大连豪雅公司和小区物业公司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城市部分街道和小区“牛皮癣”明显减少。但是,一些建设年代稍微久远的小区因为管理不到位或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给“牛皮癣”频繁进入小区创造了机会。
“小区物业保安工作人员应按时巡查,发现可疑人员,要进行盘问。一旦发现张贴者,应及时向我们辖区的办公点汇报。”市容支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如果发现贴小广告者,也可以向市容举报,市容支队会立即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对贴‘牛皮癣\’者进行劝导教育,希望更多市民参与到打击非法张贴广告的活动中来,还城市一片洁净”。
《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第四十二条第四款指出,在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其他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悬挂、张贴宣传品的,将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市政府办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退休干部支部党员中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活动方案”、学习资料、学习笔...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