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成立至今,60多年的变迁。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无限,到经济转轨时期的黯然失色,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与跌宕起伏,如今,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再次迎来了生机与活力的重现。
细看市供销社近年来的发展,一组组数据令人震撼:2011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购销总额131.9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利税5.4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115.2%;上缴国家税费2.1亿元,同比增长92.9%。所有者权益17.38亿元,增加9.9亿元……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只用了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回望来路,我们不难看到供销人迎难而上、果断出击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供销社是个奇怪的单位,说是政府部门,却又不承担行政职能;说是企业单位,却又不投资经营。吃着财政饭,什么都不干。”2010年元月,林静调任市供销社任党组书记、主任一职,回顾当时的情形,他这么告诉记者。
经历两次改制,市供销社的性质由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变成了政府的一个部门。吃的是财政饭,温饱问题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广大供销人。
供销社的出路在哪里?是继续安于“吃着财政饭,什么都不干”的现状,还是主动请缨、奋力崛起。
“要生存,更要有价值。”全体供销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但发展之路又在何方?作为一个刚刚上任伊始的“领路人”,这个问题也一度困扰着林静。
“当时,全系统上下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供销社的职能定位很混乱、不明晰,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路不清、发展意识不强,目标、措施错位的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理清了供销社的职能定位,进而明确了供销社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那就是作为经济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经营者,供销社的工作重点就是抓项目、抓企业,进行资产运营,追求经济效益,壮大自身实力。”追根方能溯源,林静经过调查发现供销社的职能混乱是导致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找到了根源,如何解决才是关键!
紧紧抓住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市供销社提出了“项目兴社”战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确定了重点建设宣城市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农资物流大市场项目、宣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市场项目、宣城市二手车交易市场项目、宣城市合作经济大厦五个现代服务业项目。
2010年12月30日,市供销社五大现代服务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五大项目共占地1386亩,总投资41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负责市供销社投资的五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的夏建新副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五大项目全部建成,年产值将不少于100亿元,年税收可达20亿元。但他同时告诉记者,这些项目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说与宣城的大建设大发展息息相关。
据了解,宣城市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包括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电子交易结算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宣城市没有高品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空白,解决宣城市农副产品买难、卖难的现状。宣城农资物流大市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资交易市场、农资配送及仓储中心等,项目的建成将提升宣城市农资交易水平,大大促进宣城市农业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再生资源加工设备交易区、新能源交易区、生产生活类废旧物资交易区等,项目的建成将解决宣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到处布点、遍地开花,不规范、污染严重的现状,对改善市容市貌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内容包括旗舰店、二手车展销店、维修服务区等,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宣城市二手车市场沿路交易、占道经营等问题,对宣城市的道路环境整治,规范二手车市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经济大厦建设内容包括大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批发零售及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成将改变宣城市农村日用消费品销售不规范、无序的现状,大大提升农村日用消费品的规格和档次。
项目引进只是开始,落地和投产才是关键。市供销社将这些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确定专人、专班,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把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位,力争项目早日建成,现在,每一个项目现场,都能看到供销人的身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落地以来,市供销社全程跟踪服务,目前项目展示、接待中心已先期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已有17栋完成基础施工,10月份将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营。作为双桥物流园区的主干道,泰和路道路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业主单位,市供销社抽调精兵强将,全力以赴做好建设工作,项目6月8日动工建设以来,进展迅速,预计明年4月份就可以完工。
走出办公室、空调房,走到项目现场、施工工地,顶着烈日,冒着寒冬,虽然忙了、累了,也没有多拿一分钱,但是每一位供销人都由衷地说“充实了,更有干劲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日,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率地质环境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宣城分站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就宣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宣传解读和交流。&nbs...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