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的普及,原本承担着重要通讯作用的公用电话亭,如今已少有人问津。不仅如此,宣城市部分公用电话亭内的电话已不能正常使用,有的则被贴满了各种“牛皮癣”小广告,破坏程度严重。在这样的处境下,很多市民抱有疑问,公用电话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电话亭已鲜有人光顾
“街头的公用电话亭基本都不能用了,有很多被损坏,而且还特别脏。”记者在市城管局了解到,近日,“数字化城管”接到很多市民反映市区内公用电话亭被损坏的问题。据市城管局普查,宣城市设置在市区街头的公用磁卡电话共有128处,目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的高达98处,这些被破坏的公用磁卡电话已不能再使用。
8月14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条路段,发现多数公用电话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许多电话机已经破损不堪,锈迹斑斑,不少电话亭内的话筒已不见踪影,有些甚至整个电话机都消失不见了。还有部分电话亭则沦为“垃圾箱”,堆满了各种废纸及塑料瓶。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记者,因该处夜晚有许多小吃摊,电话亭便成了一些食客随手扔垃圾的地方。另外,电话亭上张贴的“牛皮癣”,已经让电话亭变成了“广告亭”。
记者随机询问了街上的几名行人,均表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使用过公用电话亭的电话了,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婶甚至说:“我就住在这旁边,我都没有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个公用电话亭。”
电话IC卡几乎退出市场
记者调查了解到,公用电话亭成了摆设,IC电话卡更是一卡难求。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报亭、超市和便利店。一家报亭经营者告诉记者:“前几年电话IC卡还在卖,但这两年,购买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几乎没人买了,所以报亭也不再卖了。”
锦城路上一家文具店的老板向记者介绍,2005年前后是公用电话亭使用的高峰期,在店内属于热销产品。“当时手机在学生、外来打工者、老年人等群体间普及率还不高,很多外来务工者到了晚上都会来买电话卡,然后去电话亭往家里打电话。到了周末甚至都需要排队才能打上电话。”近几年随着手机普及率高了,已经几乎没有人再使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了,也就没有人来买IC电话了,连店里安装的公用电话也被该店老板拆除了。
逐渐“失宠”,电话亭去留引来争议
记者采访一些市民了解到,对于公用电话亭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市民呈现出两种态度,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公用电话亭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应该被淘汰。
“插卡打电话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以为公用电话亭已经被淘汰了。”对于市区公用电话亭去留问题时,很多市民认为如今的电话亭不如手机方便,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过,也有市民认为,既然公用电话亭尚且存在,即有其合理性,公用电话亭在拨打免费的应急或急救电话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不仅不应该拆掉电话亭,而且应增加人口密度高地区的电话亭设置量。
存在有理由,公用电话承担城市安全应急功能
公用电话亭是该保留还是拆除?“虽然公用电话亭已没有当初那么大的作用,但仍然承担着城市安全应急功能。因此,公用电话亭并非‘鸡肋\’,它在保障市民应急通信、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显著作用。”对于电话亭的去留,“数字化城管”工作人员向记者作了介绍:“虽然现在这种公用磁卡电话使用率大大降低了,但街头公用电话亭是一座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不受营业时间限制,市民还可以免费拨打110、119、120等应急电话,在特殊时刻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公用电话亭还是不可或缺的。”
记者另获悉,市城管办在7月份的考核通报中专门将电话亭的问题进行了立案,目前已将此问题反馈到市电信公司,要求市电信公司尽快将这些损坏的磁卡电话修复。
公用电话亭拥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目前不能被淘汰。那么,宣城市市区内的公用电话亭能否“恢复健康”,本刊记者将继续对此关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余庆)近日,一起在市区宣城宾馆大门前发生的交通事故在网上引起了市民的议论。“一些车辆为躲避红灯,从宣城宾馆里抄近路到鳌峰中路,但宣城宾馆门前下坡...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