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着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一是组织实施“6611”行动计划。通过实施规划建设、农村清洁、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平安和谐、基层组织等6大工程,到2015年全市60%的建制村达到市级美好乡村标准,提升10条美好乡村示范带建设水平,今年底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坚持重点环节突破。把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程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突破口,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责任状,今年底确保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每个建制村垃圾处理做到“四有”,即有保洁队伍、环卫设施,经费保障、工作制度。三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各县市区今年财政安排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要达到农村人口人均50元标准,到2015年达到农村人口人均100元标准。市财政今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并逐年增加,2015年不少于1000万元。四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组,下设6个协调指导组,分别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建立联乡包村制度,市厅级领导联系66个乡镇、市直部门包村85个。制定了36项考核指标。
——着力推进民生改善。一是抓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2亿元,占计划的60%。目前,工程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近90%、完工率超30%,资金补助类项目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抓安居工程。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15514套,开工率106.1%;基本建成5187套,竣工2138套,已分配入住542套。坚持产城一体化理念,把保障房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近几年来,在市开发区、物流园区等建设保障房3775套。三是抓社会保障。继续实施社保扩面提标,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惠民殡葬实施办法,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实现免费。四是抓安全生产。加强交通、建筑、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力推进煤炭整顿关闭工作,彻底结束全市煤炭开采历史。
——着力推进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合工大宣城校区一期建设圆满完成任务。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有序开展送服务、送资料、送资助等“十送活动”,千方百计地丰富师生的物质文化生活,确保师生在宣城生活开心安心舒心。与此同时,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地质勘探已经结束,大学生活动中心、大礼堂、第二栋教学楼等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深化,图书馆、二期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浴室等已着手设计。 (本报记者 吕祥峰 见习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尊敬的宣城市全体市民:2012年9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成功举行了揭牌仪式和开学典礼,值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合肥工业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向关心和支持宣城校区建设的280万宣城市人民表示衷心...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