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奇迹的诞生,与所有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分不开。北京城建集团合工大宣城校区项目质量部长刘立君,为了工程质量,母亲骨折都没能回去看望,父亲因肺病住院一个月才陪伴两天他就含泪回到工地。宣城市重点局工程科科长刘朝明,自去年8月份派驻到指挥部以来,一心扑在了工程建设上,期间女儿参加中考也没有时间去照顾,母亲因病去世他依然带着悲痛奋战在一线。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包晨在抢抓校区绿化时,被钉子把脚戳伤,第二天又一跛一跛的来到工地上。市教体局工作人员张超,把仅仅5个月的孩子送回老家,一两个月都见不到一次……
奇迹的诞生,与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支持分不开。全市各部门、广大企业、社会各界纷纷关心、关注校区建设,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为校区建设添砖加瓦。宣城军分区多次抽调驻宣官兵,参与校区建设。团市委先后组织600余名志愿者来到校区,参与校园卫生清扫任务。供电部门与“宣城速度”赛跑,无论是正式用电建设、还是临时用电,无论是杆线迁移、还是故障抢修,都行动迅速、工作到位,出色地完成了每一个急难险重任务。高温期间,全市30余个部门和单位送来了避暑降温物品,看望慰问劳动者,市卫生局更是安排了医疗小分队,为广大建设者提供医疗保障。宣城爱心车队的的姐的哥们先后两次自发组织来到校区,送来慰问,参加建设……
奇迹的诞生,没有任何的取巧,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是毋庸置疑的。为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项目建设指挥部严明纪律,跟踪审计、排查隐患,确保安全、质量、进度齐头并进。据了解,目前交付使用的所有工程全部达到“安徽省优质工程”标准,今年4月份,项目更是被授予“安徽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的殊荣。
众人出力助迎新
2012年7月22日,又一个好消息从合肥工业大学本部传来,当天下午,合工大宣城校区圆满完成今年2600人的招生计划,大部分省市实现了第一志愿一次投档就完全招满的目标,招生情况良好。合工大宣城校区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招生的历史性突破。
考虑合工大宣城校区今年迎来的是首批新生,加之合工大刚刚落户宣城,宣城市主动作为,积极协助合工大做好新生开学报到的各项工作。4月份,宣城市就已经着手谋划开学迎新工作,6月27日,宣城市召开协助宣城校区开学迎新工作动员会,制定相关方案,成立了由市直2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迎新工作领导组,明确了部门职责,并分别于7月1日、10日、17日及8月17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与合工大宣城校区管委会多次对接。9月11日,宣城市又在原有迎新工作领导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宣城市合工大宣城校区迎新和开学典礼筹备工作协调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迎新和开学典礼筹备等工作。
各有关单位纷纷行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全力以赴做好迎新工作。市教体局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单项迎新任务,并购置了学生家长临时就寝所需用品,将宣城校区编入百度电子地图等工作;市委宣传部积极营造迎新社会氛围;市公安局多次召开迎新安保工作会议;市交通局积极做好迎新车辆调度工作;团市委积极招募志愿者,安排引导咨询台,为新生提供服务;市城管执法局对市容市貌进一步加强整治;市食药监局对市区餐饮酒店情况开展排查……
为广大新生做一点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迎接新生。7月17日,团市委招募迎新志愿者的通告一经发布,在全市上下反响强烈,报名者络绎不绝,年龄最大的72岁。7月19日,宣酒集团拿出500万元,专门用于对合工大宣城校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如今,走遍宣城的大街小巷,迎新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广大市民像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一样,表达着对新生们的欢迎。
伴随着迎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宣城市又大胆创新,准备在开学至国庆期间,在校区内开展以“送资助、送讲座、送文艺、送资料、送工艺、送特产、送旅游、送体育、送交通、送联谊”为主题的“十送活动”,使广大新生充分、真切地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今天,文化底蕴深厚的宣城,敞开怀抱喜迎工大新生;明天,怀抱梦想的莘莘学子,将在这片热土放飞希望!
新闻推荐
因线路改造,10kV开元123线金坝支线、10kV宝阳129线工大支线(含郊区振华、福利、桂花园支线)计划于2012年9月24日6:00-18:00停电(遇雨顺延),停电范围:市郊金坝方向、鳌峰绿锦村部分、桂花园小区、十三中、省...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