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汪传明
乘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劲东风,作为皖江重要“一翼”——宣城市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宣州区抢抓新机遇,致力新突破,展翼腾飞,奋力崛起,实现由“经济洼地”向“投资高地”的华丽转身与跨步提升。
2011年,宣州区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财政收入23.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42.5%和31.6%。今年1—7月份,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17.2%。不仅如此,宣州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连续两年在全省14个县改区考核中稳居第一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入选“中国品牌(特色)县”和“2010年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城市”。
思想领航,在承接转移中率先破题
2010年伊始,宣州区委全委扩大会议发出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高效承接、跨越发展”的动员令,一场围绕“贯彻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大讨论活动在全区上下广泛深入展开。全区干群在大讨论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宣州唯有冲破思想樊篱,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后来居上、争创优势。
狸桥镇毗邻江苏,是宣州区的“东北门户”。该镇确立了当好全区经济发展“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首位意识,大力发展园区经济。2010年5月,狸桥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这是全省第36家省级经济开发区;2011年4月,一期投资达35亿元的水晶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狸桥镇,目前已完成33幢标准化厂房建设,在建工程投资额达4亿多元。
狸桥镇发展只是宣州跨越崛起的一个缩影。宣州区紧扣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主题,致力破除思想壁垒,廓清了“转型发展、谋求跨越”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以“两区十园”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挑商选资活动,大力实施优化环境专项行动,具体实施了“百日攻坚”、“招商会战”和“效能提升”等活动,吸引一大批单体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且环保型项目顺利进驻。
双轮驱动,在加速崛起中奋力展翅
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是基础,项目落户是关键。宣州区一方面审时度势、科学布局,着力抓好以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的园区建设;另一方面立足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面引进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物流商贸等为重点的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团,力促园区建设与项目招商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今年1—7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71.3亿元,同比增长38.9%。
作为全区平台建设和项目落户的典范,宣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两大目标”(招商引资、税收倍增),抓好“三项建设”(路网、电网、污水处理厂),致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迄今,该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10多亿元,形成“八纵五横”循环市政道路网33公里,引进各类企业138家,协议引资额118亿元。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开学在即,宣城建设一所本科院校的多年梦想,即将成为现实!这项工程对宣城市意义重大,宣城成为继合肥之后全省第二个拥有“211工程”大学的城市。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合工大宣...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