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宏 本报记者 袁万兵
随着秋季开学时间的日益迫近,合工大宣城校区的各项建设进入最后倒计时。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多兵种”联合作战中,供电部门无疑担当了“急先锋”角色。
合工大宣城校区是“圆梦”之作,众望所归;北京城建缔造的“宣城速度”,深入人心;供电建设与校区整体建设同步推进,创造出了与“宣城速度”相媲美的佳绩。
进场一再推迟,送电一再提前
8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热火朝天的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工地。在校区内部配电建设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队正紧张作业,铺设从1号开闭所到水泵房的电缆,这是校内配电工程的最后一段电缆了,全长635米。不知何故,作业暂时停下来了。一会儿,市公用事业局的一位负责人赶来,在与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一番简单沟通交流后,很快调来一台挖机,开挖疏通管网,之后配电工人再将电缆铺设到位。至此,校内所有单体建筑都通上电缆线,整个校区内部供电工程即可告一段落。
在此间隙,记者赶紧询问情况。经了解得知,可能是原先已挖好的管网无意中遭到其他施工机械的破坏,电缆放到这来就停下来了,无法再向前继续。由于合工大作业面大、施工难度大、施工单位多,而且每个施工单位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工期,各工种之间出现一些小的冲突和意外是在所难免的。
据了解,合工大一期供电总容量为12680千伏安,含外部电源建设和内部配电建设两大块,由宣城供电公司所属的南天电力工程公司承建。其外部线路建设包括电缆铺设6.6公里,架空线路1公里,安装环网柜7台,已于6月底完工。重头戏是其内部配电工程建设,包括安装两座开闭所设备,安装7座分配电房设备、13台变压器,铺设电缆4536米;另有10千伏杆线下地铺设电缆4公里,安装环网柜4台。
合工大宣城校区内部配电工程,设计方为合工大设计院,施工方拿到图纸时已是6月份,从拿到图纸到竣工交付不过两个多月时间。配电工程土建部分,原定于5月20日提交场地,由于上半年雨水多等种种不利因素,直到7月15日,才具备入场施工条件;校内配电工程原定于8月20日具备送电条件,提前到15日,后来再次提前到12日,从进场施工到交付使用不足一个月时间。
进场时间一再推迟,送电日期一再提前,任务不减,标准不降,而且正值高温酷暑,这就是合工大校区内部配电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圆梦”大学,供电当先锋
如果说,合工大宣城校区是宣城市的“一号工程”,那么校区电力建设就是供电部门的“一号高地”。形势逼人,逼着供电建设与“宣城速度”赛跑,逼着供电部门创新工作,也逼出了供电部门的效率和水平。宣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陈彦俊告诉记者,近年来,供电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周期,特事特办,一事一办。为此,供电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供电重点工程领导组,实行重点供电工程负责人制度,实现了与市政重点工程点对点的对接。同时,该公司党委号召全体供电员工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务必保证“一号工程”按期接电、送电。
南天公司所属的送电工程处,是具体施工单位,自接受工作任务以来,即把校内配电工程当做一项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不计成本地投入其中。该处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分清轻重缓急,把其他工程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往校区抽调和倾斜,在最后冲刺阶段,该处5个施工队全部投入,单体建筑条件具备一处就送电一处,直至最后全部竣工。
该处配电二班是校内配电战役的主力军,从一开始就进驻校区,全程参与其中,王良赋作为配电二班班长,也是施工现场负责人,对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下转B2版)
lis2914
供电工人正在合工大校区紧张施工。孔超 摄
新闻推荐
6月15号,十八巷巷友一篇《救救我爸爸吧,跪谢了!(代宣城二中许静文同学发帖)》帖子引起社会的关注。许静文是二中的一名学生,在他参加高考的那天晚上,爸爸发生了一起车祸,生命垂危,而巨额的医药费也让这个...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