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电子信息发达的当下,手机短信和彩信、电子邮件、QQ、MSN等数字化信息工具的传递取代了传统的信件邮递,街头的邮筒,已经渐渐地被世人遗忘。
宣城街头还有多少邮筒?它们还是那么被人们需要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上街头,去寻访这些“寂寞”的绿邮筒。
家信量大幅减少
商业信函、贺卡成主流
记者走访发现,不论是在市政府还是在人流攒动的街区,邮筒都非常“孤单寂寞”。记者在宣城宾馆对面的一个邮筒附近观察近半小时,发现尽管人流量比较大,但却没有几个人会把目光停留在邮筒上,更别提光顾它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几乎都表示很长时间没用过邮筒寄信,尽管上下班途中多次遇到过邮筒,但是要说出具体位置却又难以记起。
宣城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宣州区一年信件的寄递量大约为262万枚,其中普通信件为170万枚,贺卡92万枚。邮政信件因受电子信息技术的冲击,现代人的传统家书越来越少,写信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军人、投稿人、监狱等特定人群。而随着商业化发展,政府、企业、商家的商业信函(广告信函)的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邮政信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了解,宣城区每年企事业单位定制的贺卡约300百万元。客户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员工寄递信件和贺卡。大部分为单位为员工定制了贺卡,贺卡上面是单位的宣传资料,这样既让员工沟通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有效地宣传了单位的对外形象和企业的业务,员工也乐意寄递贺卡。
宣城街头216个邮筒
定期有人维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少怀旧的人会担心,这些“失宠”的邮筒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记者了解到,在宣城信筒信箱共7105个,信报箱群216处,据宣城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宣城暂时还没有被废弃的邮筒。邮局方面会定时派专人去维护和保养,如发现损坏的邮筒会及时的更换。
市邮政局相关人员也表示,邮筒不可能从宣城的街头消失。“邮筒不带有盈利性,它的设置本身就是为了服务市民,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需要,没有说信件减少了,邮筒就要撤销。”邮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电话、短信、电子邮箱还是不能完全取代用手写的信件。
新闻推荐
我公司施工的宣城环城大道Ⅱ标段工程因负责人外出至今未归,致使工程无法进展,自公告之日起对债权人进行登记清理,从公告发布十五日之内到项目部进行登记。否则,责任自负。&n...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