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年轻科级干部工作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适应推进宣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结合宣城市实际,现就加快培养选拔年轻科级干部,制定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到2015年,实现市直单位35岁以下正科级干部占正科级干部总数的15%,30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占副科级干部总数的20%;县(市、区)35岁左右及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占正科级干部总数的5%,其中配备35岁以下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乡镇不少于乡镇(街道)总数的50%。要保持年轻干部配备目标的动态平衡,严格落实配备目标要求。本地本单位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交流选配。
二、加大源头建设。规范公务员考录和调任工作,注重突出年轻化,保证公务员队伍中年轻干部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加大选聘大学生村官力度,全市每年选聘150名左右,力争到2015年实现一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加大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和其他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优化年轻干部的来源结构。
三、强化培养锻炼。定期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分期分批选送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高等院校参加学习培训。到2015年,将全市年轻干部轮训一遍。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和企业挂职锻炼,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到征地拆迁、重点项目、信访部门等一线锻炼,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安排到科级副职岗位培养锻炼,对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及时提拔到科级正职岗位。
四、推进交流轮岗。采取竞争性交流轮岗等方式,加大科级干部结构性、培养性、问责性交流轮岗力度。坚持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每年从市直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每年从市直单位拿出3%左右的副科长和科长岗位面向全市尤其是县(市、区)机关和乡镇、街道的优秀年轻科员和副科级干部进行公开选拔。
五、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市直单位、县(市、区)每年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科级干部要达到当年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30%。对表现特别优秀、工作特别需要的年轻干部,可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破格提拔使用。
六、加强后备队伍建设。认真做好科级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及时做到选优淘劣,建立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到2015年,实现全市有30岁以下的正科级后备干部200名,27岁以下的副科级后备干部300名。
各地各部门要把培养选拔年轻科级干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定期分析年轻科级干部结构状况,统筹年轻干部培养和其他年龄段干部的配备使用,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坚决防止突击提拔干部,防止暗箱操作和个人独断,杜绝借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之机任人唯亲、搞照顾性安排。要定期开展培养选拔年轻科级干部工作专项督查,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年轻科级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落到实处。
新闻推荐
中国宣城网讯 古往今来,钓鱼都被人们看作综合性、趣味性极高的“轻体育”项目。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节拍下,许多人更是钟情于垂钓,以此回归自然,释放压力。11月11日,宣城十八巷论坛及水阳百姓论坛...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