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宣城市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主动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街道办事处的托管工作;加强县市区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完善了4个省级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体制,保障了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的功能发挥;积极开展省级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申报和组织实施。
创新管理方式,探索进行政府购买服务。宣城市在社会公益服务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对一些事务性岗位政府花钱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行政成本。如给予市光荣院6名指标、市文化馆2名指标,用于向社会公开招聘购买专门服务。
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为适应信访工作需要,组建市县两级群众工作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对市县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提出指导意见并组织实施,推进了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将农委原有13个事业单位撤并为6个;合并人才交流和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整合五大保险机构,建立大社保管理模式。
主动服务省直管县体制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学习贯彻到位、调研沟通到位、职责划转到位、推进落实到位,及时成立领导组,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安排对接工作,提出时间进度与工作质量要求,在调研审核的基础上市直单位划转职责权限1168项,其中行政审批390项、行政许可284项、非行政许可494项。 (本报记者 利成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9日上午,市服务业重点项目调度会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黄东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商务局、旅游局、规划局、住建委等单位和重点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nb...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