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武汉小吃不错,来到武汉,终于吃到了一份汉味小吃——福庆和米粉。
汉口中山大道855号六渡桥,“福庆和”米粉店的装潢很传统,上下两层木质楼房,朱漆雕花,一楼散台,做普通粉面,二楼雅座,经营炒菜和风味粉面。听当地人说,早些年间,戏角们散戏都要来吃一碗。因为那时的六渡桥是武汉饭馆扎堆的地方,“福庆和”周围聚拢着“郭一泰”、“德华楼”、“老会宾”等很多店子。能在六渡桥站稳脚跟,怎么说也是武汉最牛的饭馆。
服务员跑来,听我口音是外地人,又是第一次吃,介绍得甚是热情。原来在这里吃粉面有很多讲究,跑堂的问,是要“光头的”还是要“臊子的”,前者是指素粉或素面,后者是指浇了各种臊子的粉面,“福庆和”光臊子就分牛肉、寒菌、肉丝、腰花、三鲜等10多种。若是吃面,名头更多了,老顾客都要说具体要求。比如,要“带芯(音)面”,就是要筋斗一点的面条;要“黄面”,就是要煮的时间短一点硬一点的面条。“黄面”还分“一黄”、“二黄”,“一黄”是面条入锅一浮起就赶紧捞出,“二黄”则是再多煮一会使其稍微软一点。甚至有的本地吃货连汤的多少都要有说头。不管再忙,厨房也从不怠慢,毕竟这是吃的行家来了。
那就来碗标准的“福庆和”米粉。米粉端上,略带些透明,汤汁并不多,粉中有少许的榨菜丝,肉丝。先喝上一口,有些骨头汤的味道,不过米粉的香味更浓一些,熟猪油和葱花飘在米粉之间,让米粉口味更佳。可以说,这也是我吃过最香的米粉。粉质软滑,味鲜可口。说起这米粉的特色,据跑堂的介绍,每碗粉、面具体的份量和配比都有严格规定。店里用的是从江西景德镇买来的蓝花细瓷海口大碗,每碗粉是“半斤粉”,技术熟练的师傅,勺子一抖,不差分毫。在其它方面,“福庆和”的臊子比别家米粉店分量都足,很多老客前来,带上二三两酒,先就着臊子喝酒,再吃粉、面,最后连汤都喝个干净。
相对于“过桥米线”,口味和汤味还数这次要好很多。回到宣城吃面条,总会浮闪武汉的福庆和米粉。 (汪鸣)
新闻推荐
10月29日,全球汽车业界的目光聚焦德国沃尔夫斯堡,共同见证历史时刻。沃尔夫斯堡是德国汽车工业圣地,诞生了诸多畅销全球的汽车品牌。今天,全新一代桑塔纳在此揭开神秘面纱,顷刻惊艳登场。29年前,以严谨...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