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巾帼争辉。市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宣城市妇女事业又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五年。在过去的五年里,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促进发展抓创业、服务妇女抓维权、强化基础抓队伍,在团结带领广大妇女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宣城妇女事业的新华章,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党政关怀 社会支持
发展环境更优化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妇女事业创新发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步完善促进妇女发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推动了妇女工作在“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界支持、妇联作为、妇女参与”格局中的有力实施。
宣城市研究制定《关于坚持“党建带妇建”进一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党建带妇建“五带五同步”和“一个岗位、一个阵地、一元钱”得到落实,为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温暖之家”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各级人大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督查,高度关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协调推动妇女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落实,营造了妇女全面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各级政府坚持把妇女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取五条措施强力推行妇女儿童规划的落实,促使涵盖十个领域52项主要指标的“两个规划”如期达标,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新一轮“两个规划”。建成全省一流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2010年正式使用;建立妇女儿童特困救助金制度,每年拔专款进行救助;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着力实施社会保障与服务,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勃勃生机。各级政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视察,积极反映妇情民意,满腔热情地为妇女事业建言献策,为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男女平等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结合自身实际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妇女工作,形成与妇联工作优势互补、密切配合、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局面。
勇于进取 奋力拼搏
在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
五年来,全市广大妇女勇于进取,自强不息,在推进宣城“大发展、大建设、大繁荣”中谱写时代新篇章。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目前,农村妇女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女社长占5%,市以上龙头企业女性法人代表占6.5%,2000多名女科技示范户、女农民技术员、女能手、女经纪人已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城镇妇女岗位成才、岗位建功,在各领域屡创佳绩。
在参政议政中奋发有为。随着综合素质的提升,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明显增强,参政议政的层面和水平显著提高,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女干部2353人(不含事业单位),占总数的19.1%,其中县级以上女干部135人,占总数的15.02%。市第三次党代会女代表占19.1%,比上届提升1.3个百分点,市三届人大女代表较上届提升5.37个百分点,女常委比上届提升11.43个百分点。基层妇女参政数量和参政能力发生可喜变化:2011年村“两委”换届后,全市10.7%的村配有女性正职,且正职比例达6.1%,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中女性分别比上届提高3.9%和11.4%。2012年城市社区换届后,社区女性工作者占52.5%,其中女性正职占37.9%,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绽放光彩。广大妇女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认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统筹城乡发展发挥特殊作用。在家庭,她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科学教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社会,她们自觉投身抗震救灾、抗冰雪自救、扶贫助困、公益慈善等活动,用女性特有的魅力扮靓宣城。
在自我发展中不断提升。广大妇女刻苦学习,修炼“内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切实维护宣城市“两节”、“两会”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市交警支队决定从2012年12月25日开始,到2013年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