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二、山水文学、一代诗宗
在“竟陵八友”中,谢朓的诗歌成就最高。谢朓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早年创作的诗歌,题材比较狭窄,多为游宴应酬和吟风咏物之作。自从随府赴荆州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开拓,特别是经历了政治风波,出任宣城太守以后,他的诗歌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向被人们论为独步之作:“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这时候谢朓的诗歌除了“语皆自然流出”(刘熙载《艺概》),还将佛、道的哲理自然地织入诗篇,使人读来“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因此每有篇什,皆臻绝唱,“至为后进士子所嗟慕。”(钟嵘《诗品》)在宣期间,谢朓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表现山川之美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还创作了诸如《赛敬亭山庙喜雨》、《赋贫民田》等诗歌,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反映。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的创作。晋宋以后,山水文学因时而生,但多少还受两晋以来的玄言诗的影响,缺少清新可人之气。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承接前人,又直抒胸臆,不落窠臼,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被消除殆尽。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如他在《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写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渼罗者,寥廓已高翔。”不仅彷徨的心情流露无遗,诗中的景物也因此笼罩了凄凉的气氛。谢朓一生游宦于诸王府邸之间,不能不写些“颂帝功”、“颂藩德”的应命之作。但即便在这样的作品中,谢朓也表现出高超的描山摹水的文字功力,如《随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这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后学景仰,多法宣城
大诗人李白一生狂放不羁,但唯对谢朓情有独钟,经常提起谢朓,曾明确表示死后要与谢脁结为“异代芳邻”,留下了文坛千古佳话。“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三山怀谢朓,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对于谢朓的倾倒,由此可见。所以清人王士稹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谢朓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他的诗善于摄取自然景色中最动人的瞬间,以清俊的诗句,率直地道破自然之美。要达到“圆美流转”,声律是一个重要因素。他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如《游东田》中的“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和徐都曹出新林渚》中的“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治宅》中的“辟馆临秋风,敞窗望寒旭。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绿。”这些诗句无不发掘出常人所未曾领略或不为领略的自然美,令人读后心生神往。在盛唐王维等五言诗出现之前,这些诗歌堪称上品。
谢朓还善于熔裁,时出警句,最为人称道的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观朝雨》),“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游东田》)等,这些警句清新隽永,流畅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谢朓的短诗也很出色,耐人咀嚼,富于民歌风味。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又如《王孙游》:“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诗句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堪为佳作,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
谢朓是南齐诗人的冠冕,永明诗人的旗帜。谢朓的五言新诗,在当世就享有盛名。与谢朓同时代的学者兼诗人沈约十分服膺谢朓的五言诗,称赞谢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赞其诗为“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名重一时的刘孝绰也很推崇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颜氏家训·文章》)。谢朓关于声律对仗和写景状物的技巧,对于唐代诗坛有着深刻的影响。杜甫说“谢朓每篇堪讽诵”(《寄岑嘉州》),宋赵紫芝诗云“玄晖诗变有唐风”,著名诗评家严羽也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明胡应麟《诗薮》认为唐人“多法宣城(谢朓)”。谢朓的诗当然也不无缺点。有评论者认为,谢诗多名句而少名篇。但瑕不掩瑜,谢朓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然写下了极为光彩夺目的一页。宣城有风华,谢朓居功伟矣。 (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2月23日上午,由中国银行宣城分行主办的2013年“金蛇瑞舞”贵金属品鉴会召开。中国银行宣城分行相关负责人、贵金属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近200名VIP客...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