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林绪文
在市政府“三城同创”的宏大唯美画卷规划指引下,宣城市的城市基础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施工中,为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目标,市政府投入近20亿;为了建成天然氧吧城市,市政府已投入约4.6亿元资金用于绿化建设,预计到2016年,全面实现新增森林面积50万亩,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为了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目前,全市各乡镇已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市政府荣获全省污染减排目标超额完成任务,实现了污染减排从后进到先进的跨越……在这一系列的举措推进之下,让我们以“光和影”来展现目前我们的家园——宣城美如画!
看到这一串串数据,望着市政府这一步步新举措,笔者不禁感慨万千,数据是无感情的,但是记者分明感觉到在这串串数据的字里行间跳动着全市市民的厚望与期待,当宣城市“三城同创”的目标如期实现了后——宣城又会成什么样?
一定会从几年前的“公园,在城中”蝶变成——“城,在公园中!”
记得前段时间,单位进行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升级,本人私下在与软件施工方的工程师交流时,没想到其由衷发出这样的感叹,我走过到过那么多大中城市,一是没想到你们宣城这座小城的环境搞得这样好,你们报社这附近的绿化做得如此出色,而且设计的理念也很新潮,整体的设计给人感觉很有时代感并与地理环境完美交融;二是没想到晚上在宛溪河边晚上跳舞的中年以上人群跳的舞也是如此的新潮!本以为他们跳的舞应该是固定的几套老动作啊——你们宣城,真了不起!
工程师和我闲聊时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由衷感叹。
工程师的这段话不由让笔者想到宛溪河的过去,记得6年前刚生下自己的女儿时,当时的宛溪河每到夏末秋初之时,两岸早已是杂草怒长,河滩上经常看见堆堆牛粪,夏日一遇暴雨,宛溪河的河埂上更是一脚一个凼,全是烂泥。行人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那时每到酷暑夏日,晚上闷热时想带着刚出生女儿出门透透气,却根本没地方落脚,只能在自家狭小的小区院子里转圈。
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快餐社会,第一印象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发展与提升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的整体环境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第一印象。“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环境搞好了,何愁不能把经济送上“青云”?
新闻推荐
宣州讯 记者日前从宣州区政府办获悉,该区确定了2013年为民十件实事。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去年每人每月330元提高到365元,农村低保标准在去年提标50%的基础上再次...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