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区温州商城的住户遇到麻烦,小区的物业公司在去年11月份撤离了小区,小区物业无人管理。
就此,物业公司和居民各执一词:一方面,物业公司表示,该小区是老旧小区,设施陈旧,运营成本高,且很多业主不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在此经营不下去了,只好撤离;另一方面,业主也有自己的想法:小区管理不到位,物业公司不顶事,物业费交的不值得。双方各说各理,僵持不下,最终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保洁公司承担起了该小区的单项保洁工作。
一直以来,清洁小区卫生、维护小区公共设施、美化小区环境……物业公司都扮演着小区“管家”的角色。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小区居民的生活与物业的关系也日益紧密。然而,服务项目增多、运营成本加大、业主要求提高、服务不能到位等等,让物业公司和业主关系紧张,不少物业公司也因无法经营退出小区管理,本是一家人的“主人”和“管家”,遭遇了“主人”对“管家”不满意,“管家”抛弃“主人”的现象,“主人”与“管家”俨然成了一对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欢喜冤家”。
1995年,宣城第一家物业公司——宣城市开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宣城市物业行业开始萌芽。2005年,省住房建设厅贯彻《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宣传动员大会在宣城市召开后,宣城市物业行业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了解,截至目前,宣城市市本级物业公司已经发展到49家,本地注册35家,外地备案14家。市本级物管服务项目近两百个,物业管理总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米。
物业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项清扫保洁服务,一类是物业综合服务。物业综合服务包括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秩序维护、设施维护、绿化养护及综合管理五项,新建的、封闭式的小区物业管理大多包含了这五项内容,而老旧的、未封闭的小区大多仅是单项的清扫保洁服务。
据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甘玉宏介绍,宣城市物业行业起步较晚,住宅项目的业主与物业的矛盾较多,而且小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涉及规划、建设、城管、环保、消防、供水、供气、供电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因此,小区管理的好坏离不开业主、街道、社区、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联动配合。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个小区和物业公司发现,多数住宅小区的物业公司都处于亏本经营状态,物业公司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成本,缓解经营压力,这直接导致物业服务质量下降,由此引起小区业主的不满。
症结一:主人翁精神缺失
物业行业发展尚需时间
尽管宣城市近些年来物业服务企业发展较快、数量增多,但是行业整体处在微利状态,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人力资源水平不高,与业主沟通不足,有时候小小的一件事也能引起大矛盾。
去年12月11日晚上,家住柏庄的李小姐与物业保安发生了冲突。李小姐下班回家,发现自家的车位被别人“占领”了,她只好把车停在了小区道路上。不一会,物业保安要求她把车开走。在告之自家车位被别人占了,保安没有理睬,只是要求李小姐把车移离小区道路,双方因此产生矛盾。后来,李小姐打了110,在警察的协调下,才解决了问题。李小姐告诉记者,小区车多、管理有困难,都可以理解,但是保安的服务态度强硬,实在不敢恭维。
据了解,在市本级49家物业公司中,一级物业企业资质的有4家,且全部是通过招投标进入宣城物业市场的外来企业。在本地注册的35家企业中,4家具有二级物业企业资质,其他均为三级资质。从市本级现有的3000多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结构来看,二级以上资质的物业公司,大专以上学历员工约占50%,从年龄结构来看,从业人员的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公司规模小、利润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物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物业行业的科学发展与快速发展,阻碍了物业企业与业主的良性沟通,导致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不能更好的相互配合,无法构建和谐的物业管理环境。
症结二:物业费“恶性循环”
物业公司被两头挤压
物业收费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困扰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瓶颈,更是大多数物业管理争议和纠纷的焦点之一。
成立于2009年的民生物业是一家二级资质的物业公司,负责人谢雨亮告诉记者,公司现在管理的亚龙湾小区,物业管理费收缴能达到88%左右,算是很不错的了。如果物业费收缴率低于75%,那么物业企业就很难维持生计了,只能减少员工和经营成本,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服务质量的降低。服务质量降低后,业主又以此为由拒缴物业费……就逐渐进入了物业缴费的“恶性循环”,最终便是引发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各种纷争。
新建小区收缴物业费不容易,老旧小区则更难。新诚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其中80%以上都是老旧小区。公司负责的西林小区现在物业费是每个月12元,只包括两项内容:卫生清洁和路灯的维护。以前还包括道路维修、公共设施维护等内容,因为物价上涨,成本上涨,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2012年调整为两项内容。
公司负责人赵勇祥告诉记者,西林小区的物业费收缴非常难,除了居民没有缴费意识外,小区房屋出租率比较高,经过几道转租,物业费收缴就更难了。赵勇祥算了一笔账,西林小区住户有1269户,每年物业费收缴率最多能达到60%,每个月的物业费只有9千多元,这些钱仅够小区的物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根本没有钱来维护公共设施。与此同时,2012年工资的上涨,也让物业公司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一边是经营成本刚性上涨,一边是物业服务费缺乏弹性和收缴难,两头挤压让企业陷入生存困境。目前,宣城市市本级大部分经营住宅小区的物业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民生物业的谢雨亮所经营的住宅类小区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同样也在亏本,公司的盈利都靠非住宅类的项目在支撑。
症结三:“管家”成“佣人”
业主的消费意识有待提高
因为年代久、使用频繁,西林小区的道路损坏得厉害,不少业主要求物业公司维修小区道路。而按照规定,小区道路维修的费用必须要由全体业主集资才行,物业没有道路维修这一项费用。但是不少业主认为,每个月交了12元的物业费,物业公司就应该把小区的路修好。
由于对物业管理概念不清,许多业主的要求超出了合理范围,这是在采访过程中,很多物业公司碰到的现象。一些人交了物业费之后,认为所有的事情物业公司都得包揽,如果再收费那就是乱收费了。而对物业公司来说,业主们高标准的全面服务要求,多数物业公司难以做到。
甘玉宏说,这种现象在宣城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因为业主的“消费意识”没有形成。物业公司是新兴行业,市民了解较少,对物业服务是“商品”这种意识还没有树立,购买“商品”必须提供等额的费用,物业服务这种商品的产生过程与其它商品不一样,业主看不见,摸不着,容易忽略。
赵勇祥认为,导致这一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业主的约束机制没有形成,部分业主不缴费,为了不损坏已缴费业主的利益,物业公司不能不进行物业管理,这样对不缴费的业主来说,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让他们感觉不到物业服务其实是一种有偿的“商品”。
宣城市物业行业刚刚兴起,这个新生行业在宣城市扎根时间不长,在此过程中,物管与业主之间出现磨擦与冲突,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要促进物业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现阶段,物业公司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业主满意度,才是改变物业形象的关键所在。
培养服务观念是关键,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要了解,自己是业主出钱聘请来的,是为了管好这个小区的秩序,说到底就是“为业主服务”,而不是为了“管”业主。
谢雨亮说,宣城的物业企业目前要做的,就是苦修内功,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竞争力,等到大环境变好了,企业才有机会形成强大的爆发力。
小区也是业主的小区,归根结缔,还是要靠业主才能管理好。《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等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核心就是业主自治,通过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开展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广泛参与小区的管理事务。
在市本级一百多个住宅小区中,共成立业主委员会56个,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业主自治意识淡薄、惯性依赖政府等原因,大部分业主委员会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加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也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物业行业是新兴行业,在宣城市的实行过程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宣城市的实际,探索一条适合宣城市发展的物业之路。
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老旧小区与新建小区配套管理不同步的问题。宣城市每年都对多个老旧小区实施清理乱搭乱建、绿化量化、管网改造、封闭改造等综合整治,现在已经对梅园新村、广播大院等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
除了推进老旧小区的改造,有关部门还要尽快建立相关制度,调整物业收费机制,建立起与市场需求一致、企业成本挂钩、利润合理分配的物业服务收费新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宣城市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成果验收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对全省首例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宣城市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成果进行了审查验收。 ...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