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悠悠的余韵中,人们摸摸荷包发现瘪了不少。仔细一回味,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春节虽然温馨,但也是一个消费开支非常大的节日。对此,记者对多位市民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
春节首选:食品消费
春节还没开始,市民就忙着买年货,许多市民家中冰箱和厨房里堆满了各种菜,尤其是年纪较长的家庭中,食品消费占的比重最大,基本上占了一半左右。
“过年自然要把家里的伙食弄的好一些,最起码得够三天年吃的!”市民李良超在菜市场买了好几条鱼,五斤牛肉,三斤猪蹄外加三斤猪大肠,鱼放在浴缸里养着,其它的放进冰箱慢慢加工,就这一趟,李先生花掉了近500元。
对年轻市民来说,吃零食也是笔不小开支。“去年我和我男朋友一起在家看电视、上网、吃零食,今年我决定不吃“垃圾食品”,我要去买一些水果,吃出健康来。”陈娟女士过年的时候和男友一起购买了200元的水果,其中不乏橙子、苹果和一些高价位水果。
由调查可见,吃,在人们心目中占的位置仍然很重,人们的消费思想还是处于传统阶段。
传统依旧:礼仪消费
走亲访友、拜见长辈,是过年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市民方超年前就特意从超市拉回了五箱(单箱六瓶)的宣酒。“过年了,我要去的亲戚家多,一家至少要拎两瓶酒,再配些其它东西,我和老婆算了算,五箱酒也刚好够两边的亲戚。”方超光是买酒就支出了近3000元。
给小孩压岁钱,占了方先生春节费用支出的第二位。“我现在包给孩子红包基本是200元一个,多了也包不起,数数家里亲戚,也得2000元左右。”方先生笑笑说,今天这家,明天那家,不知不觉,钱就出去了,就算不是亲戚朋友家,别人家里有小孩的,压岁钱有时也免不了。
记者从市民口述中得知,春节走亲戚,送礼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亲戚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加深了感情,多数市民认为这样的消费值得。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春节走亲戚,有时成了一种纯粹的社交。大家认为,“送礼”往往会让人在人情往来上有点累,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币的“支持”。这是一个弊端。
女性最爱:服装消费
过新年,穿新衣,这虽是个老传统,但对一年到头总在买衣服的女性来说,依然不能或缺。在戴女士的家里,买衣服也成了一项忙碌的事情。“春节期间去了商之都,八佰伴,选了又选,打折是多,可价格也挺贵,不过想了想过年,还是要买件新衣服给自己。另外,小孩子过年是一定要穿新衣的。”戴女士光是过年给自己买的一件棉衣外套就花了1000元。
老少皆宜:娱乐消费
现在的人越来越懂的玩,过年更是该放松的时候,于是娱乐消费的比例便直线上升。“和亲戚朋友一起在KTV里面欢唱过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大家的热情都挺高,特别是抢着唱歌,很有过年的气氛。”冯艳说这800元她花得值。
据了解,春节期间,KTV生意红火,许多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在外工作回家的聚会同学,成了KTV的生力军。
新闻链接: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春节期间,宣城市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促销活动精彩纷呈,节日气氛浓厚,销售热点突出,市场繁荣兴旺。据市场监测系统统计,春节期间,全市大中型商业企业实现商品和餐饮销售总额达到6233.39万元,同比增长23.54%。其中,春节期间市区商之都(红府超市)、台客隆、新百百货、八佰伴(大统华)、世纪联华5家大型商场(超市)共实现销售额1873.4万元,同比增长30.14%。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洪建民)记者从2月19日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城市品牌美誉度,宣城市从今年起至2015年,计划用三年时间把文房四宝...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