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本网一篇名为《聋哑夫妻深夜遇车祸 无法报警苦等至清晨》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对弱势群体“报警难”的广泛关注。残疾人由于听觉和表达能力受限制,他们在危急时刻无法拨打119、110、120、999等求救电话。有聋哑残疾人表示,由于不能打电话,他们现在主要靠发手机短信互相交流,是否能够通过短信等特殊的方式呼救,解决信息交流中的障碍?
据悉,全国已经使用和正在建设短信报警的已有60多个地、县级市,各地原有短信报警号码将陆续调整为全国统一短信报警号码12110。然而,宣城市公安部门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有语言、听觉障碍的残障人士设置例如短信等报警渠道。如若发生事故,无法自行报警的残障人士,只能求助他人。很多聋哑人不禁感叹,宣城离短信报警还有多远?
开设短信报警势在必行
但需等待全国统一
3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针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其指挥调度室主任凌宏军告诉记者,其实去年下半年宣城市公安局就有开通短信报警的意向,而且也将相关材料报了上去。“当时,我们准备设立12110为短信报警渠道,但上级部门考虑到地域等原因就未批示,准备在近年,全国统一开设短信报警渠道。”凌宏军坦言,由于服务商及地域原因,宣城自己开通短信报警目前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同一地区不是所有移动运营商都开通了短信报警号码,比如某市移动、联通开通了短信报警号码,而电信没有开通,那么电信的手机用户将不能通过短信报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快基础运营商的这一工作。同时漫游手机发往全国统一短信报警号码12110的短信,可能是手机归属地的公安部门收到、而非漫游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收到。凌宏军说,地域、多地公安的协调等问题综合起来,全国统一短信报警渠道的开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聋哑人等弱势群体的人性关怀
要做的还有更多
有些已实行短信报警的地区,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尴尬,那就是短信报警“遇冷”。开设短信报警渠道后,市民使用的却少之又少。这也让一部人开始担心,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开通了短信报警渠道,是否能够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呢?
但记者采访的不少残疾人反映,除衣食住行外,信息交流无障碍对他们同样重要,他们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方便地上网、查询信息。因此,他们也渴望得到最大便利。
一直以来,残疾人在就业、婚姻、就医、娱乐等方面有很多不足,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他们没有工作,不能自立,只能依靠父母生活,即使残疾人有了工作,收入也不高,工种也有限制。在此,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能给残障人士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记者 査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颜银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夏小飞,副市长汪谦慎赴上海开展项目对接招商活动并出席“上海-宣城项目对接洽谈会”。市直及市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在“上海-...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