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目前规划交通路网类地名245条,其中新命名的道路147条,调整或更改路名的有9条,还有89条路名保持不变。据了解,在给城区街路巷命名时,分中心城区和东、西、南、北5个片区,结合宣城的历史文化、地形地貌加以命名。这些街道、路、桥梁等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他们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本期我们就先介绍部分以山川地理命名的路名,今后还将继续推出《深扒宣城路名由来》系列,敬请期待。
1.环城路:宣城市城区已建和在建的环城大道有两条,即已基本建成的二环和在建的三环。其中,二环已命名为水阳江大道,且为大众认可。这次规划中,予以保留,并将在建的三环路,即环城大道,以宣城境内的另一条河流——青弋江为名称,命名为青弋江大道。为了明确指位性,我们将两条大道按其所处方位,分别命名为东、南、西、北段,并划定起讫点。
2.九连山路:梅溪路西端宣酒大道至青弋江北大道,以附近九连山命名。
3.陵阳路:为芜屯公路城区段,暂定名宁阳路,含义不明,现以陵阳山而更名。
4.响山路:由梅溪路延伸至青弋江南大道,原用名大件路,现以附近响山命名。
5.南漪湖大道:宣城至狸桥公路城区段,以市内18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南漪湖命名。
6.华阳山路:在东部城区,以华阳山命名。
7.响山大桥:跨宛溪河,原名宛溪河大桥,因地处响山公园东侧命名。
8.宛水桥:即南门大桥、南门洋桥,跨宛溪河。始建于唐代垂拱年间(685-688),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在的两座平行桥分别是1970年和1996年建设的。以唐代初建时的名称命名。
9.翠云湖:以来水处敬亭山翠云峰命名。
10.鳌峰路:这是市区的老路名,来源于城区陵阳山三峰之一鳌峰。
11.青溪路:以宛溪河支流青溪命名。以前写成“清溪路”,经查《宁国府志》等到相关资料,应为“青溪”。
12.柏枧山路:以城南著名柏枧山命名。
13.麒麟大道:以附近麒麟山命名。
新闻推荐
3月11日,宣城新百组织公司各层管理人员和商场一线员工代表参加了工商管理法规及知识培训。该培训课为大家详细讲解了与商场经营工作紧密相关的工商管理知识,并例举、...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