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合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5月6日,市委书记姚玉舟在调研文明创建工作时指出:“文明创建党政机关要有典型、居民小区要有典型、干部群众要有典型,让大家都要有学习的榜样。”为此,本报推出“文明创建‘排头兵\’”专题,选择其中部分典型人物,亮出形象、展示风貌,为宣城市文明创建树立学习的标杆。这些“排头兵”都是普通市民,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在爱心送考、义务献血、慰问孤寡老人、送返乡农民工回家的路上,有一个人必定冲在最前面,他就是“爱心车队”的何金华。加入“爱心车队”三年多来,他是车队里获锦旗最多的一个司机。对于传递爱心,他最深地感受就是:“遇到需要帮忙的,能帮就帮。”
拾金不昧
与所有的出租车司机一样,何金华不论烈日或是暴雨,都驾车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挣着“辛苦钱”。2010年,何金华刚开始开车,便捡到了2万元。“我只记得那位失主是个在方家冲摆路边摊的,生活也不容易。”于是,他及时找到了失主,送还现金。他说:“现在我们有时还会碰到,见面都会打声招呼。”
这两年,何金华捡到过很多东西,像苹果手机、电脑、钱包等,面对乘客丢失的财物,他总是想方设法送还失主,他说:“我也丢过手机,知道那种急人的滋味。”
志愿服务
已过而立之年的何金华,还担任了车队的“文明通联”一职,其辛苦可想而知。他说:“像车队无线呼叫平台里,有人出口成脏、扰乱信息的,我们都及时提醒,让他们注意文明用语。”
在开出租车之余,何金华还不时地组织和参加志愿者活动,做着力所能及的好事。开车时,看见职业学院外围栅栏倒了,他主动停下车,上前去扶正;看到路边有垃圾,他组织志愿者们去长桥、松林打扫卫生……
最让何金华牵挂的,是金梅岭山洼里青山麻风病院的老人们。何金华说:“现在有8、9个老人在那了,每月就拿300元低保。那地方离公路还有一公里远,我们去了就帮忙打扫打扫,走的时候再帮他们把垃圾带走。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们。”
传递爱心
现在,何金华已是两岁孩子的父亲了,家庭的担子也明显重了许多。而之前,来自妻子的埋怨则更让他难受。“她说我以前一天跑两三百,现在一天也就一两百。”面对在家专心带孩子的妻子,憨实的何金华只轻轻地回了一句:“遇到了,能帮就帮一把嘛。”
而一次特殊的际遇,让何金华妻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何金华高兴地说道:“因为上次马鞍山爱心车队帮了我们,让她很感动,所以现在她总要我多做点好事多帮点人。现在每次回家,不管有没有跑到钱,只要我说今天做活动献爱心了,她都很开心。她还提醒我,5·12献血快到了,劝我多献点血。”说罢,眼前这位微胖的男子,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线。关于今后的爱心传递,何金华仍信心满满,他说:“我还会继续做好事,如果有人愿意加入爱心传递活动,我们随时欢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27日,皖南农村商业银行营业部负责人程存宝,带着有关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宣州区杨柳镇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现场向合作社授信1000万元额度的贷款合同。合作社负责人李朝木感慨地说:“皖南...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