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遭遇车祸入院,陷入深度昏迷,留下一张2万元的银行存单。为给老人治病,家人拿存单去银行取款,但由于不知道存单密码,被银行拒绝。日前,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杨林村的张先生(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
据了解,张先生的父母均已年过70,今年5月底不幸双双遭遇车祸,母亲当场去世,父亲被送往医院手术后陷入了深度昏迷,至今没有知觉。为了给父亲治病,近日,张先生拿着父亲一张2万元的存单来到宣城皖南农商行取款,但由于不知道存单的密码,而且取款人并非是本人,无法办理挂失等手续,为了保护储户的资金安全,银行拒绝了张先生的取款请求。
银行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上海天衍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宝认为,这件事情确实很棘手,银行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银行为了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又是必须这样做的。
韩宝建议说,如果当事人手术后长期昏迷,失去民事行为能力,子女可以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向法院申请作为指定监护人,代为行使民事行为能力,取出老人的存款。由于张先生并非独生子女,为了保证存款全部用于其父亲的治疗,可以指定多个子女作为监护人互相制衡。
宣城皖南农商行工作人员产开胜告诉记者,储户突然病重或身亡留下存款,由于家属不知道银行卡、存单或存折的密码,无法办理取款的现象在农村地区虽不多见,但一旦遇到类似情况,银行也容易陷入两难,既要保证手续合规合法,保护储户资金安全,又要考虑实际情况,极易引起纠纷。
那么如果储户死亡,家人在不知道凭证密码的情况下,又该如何从银行取出存款呢?韩宝介绍说,根据《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或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此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判处。 ”
“由于公证的费用较高,基本在千元以上,有时甚至超过其存款金额,而走法院的程序又手续繁琐、耗时较长,农村居民一般不会选择这两种方式。 ”产开胜说。
韩宝建议,如果不走上述程序,也可由所有的继承人签订协议,选出共同委托人,与银行协商解决。不排除银行在认定风险可以规避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同意取出存款。
“尽管张先生暂时无法取出其父亲的存款,但有一点大可放心,那就是银行不会动储户的存款。只要手续齐全,老人的家属随时都可以到银行办理取款。 ”产开胜说。
本报记者 曹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经过三年建设,宣城至宁国高速公路孙埠至宁国段8日正式开通并试运营,这意味着安徽省通往长三角地区又添一条快速通道。宣城至宁国高速公路全长45.96公里,北连宣广高速和在建的铜南宣高速,...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