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电,你第一想到的就是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传统电器吧?你知道市场上开始流行一种智能家电吗?现在不少家庭在添置电器时都瞄准了更加高科技的智能电器,像扫地机器人这类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产品,已经走入了普通百姓家中。
快要下班了,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家里的空调提前给房间降温;劳累了一天,回家后不再需要拖着疲惫的身体打扫卫生,扫地机器人早已将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放在洗衣机里的衣服也可以提前启动清洗,以便回到家就能直接拿出来晾晒;家里的灯关没关,窗帘是不是打开,即使身在办公室,也可以通过指令轻松搞定这些事情……
以上场景不是科幻,不是设想,随着智能化家电时代的到来,这些正在变成现实。近日记者对智能家电在宣城市市民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走访。
智能家电很神奇
今年28岁的小周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张罗他新买的房子,新房装修后的灰尘让他非常头疼。“刚装修完的时候请保洁来打扫过,效果的确不错,但是这几天换窗帘、装家具什么的又搞得到处都是灰尘,打扫起来很是麻烦。”在搬家前,周先生的哥哥买了一个自动扫地机器人送给他,作为他乔迁新居的贺礼,当时周先生没怎么在意直接放到了储藏室。没想到这个在周先生刚拿到手觉得并不怎么靠谱的东西,还真的帮了他的大忙。
“开始我对哥哥送来的礼物的确没怎么放在心上,总觉得和小孩玩的遥控汽车差不多。后来闲下来之后把翻出来试试,结果还真帮了我。”周先生告诉记者,扫地机器人会在他每天指定的时间段自动清扫,清扫完后自动返回充电,“效果的确不错,使用了两三天后家里地面的灰尘少多了,而且我都是设定在上班时间清扫,回家后一看,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
市民王先生上个月底买了一个通过无线网络远程遥控空调开关的无线发射器。据小王介绍,他和妻子住在复式楼的7楼,夏天顶楼的温度很高,家里的空调是接了很长的管子通到六楼的外机上,制冷速度很慢。每天下班回家,空调最少要开半个小时,房间内的温度才能降下来。“这么热的天,7楼的温度实在让人受不了,但我又不能把空调开一整天都不关,最后在网上找到了可以通过网络遥控空调的小家电,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王说着拿出自己的手机,在家里演示给记者看。小王通过手机打开了家里智能家电系统的开关,选择空调后直接点击开启按钮,房间的空调立刻“滴”的一声启动了。“有了智能家电系统,我可以11点钟在单位就把家里的空调打开,12点回家家里正好已经很凉爽了。”
B.
年轻人使用较多
“在办公室遥控家里的空调?还是用手机遥控?”家住西林小区的李先生去年刚刚退休,曾经从事过空调维修的李先生听记者说起可以在办公室遥控家里的空调时非常惊讶。在李先生的印象中,空调是通过遥控器的红外线进行控制,红外线遥控连隔墙都不行,更别说从远在数千米之外的办公室用手机来遥控了。
通过记者的解释,李先生最后终于明白了是用无线红外发射器复制空调遥控器的红外信号,然后用手机通过互联网遥控家里的无线红外发射器进行远程遥控操作。但是李先生仍然表示这样的小家电他根本用不上。“花几百块钱买这么个东西,就是为了能提早打开家里的空调,也太浪费钱了。”
“这个擦窗机我妈妈根本不会用,只有我每次回家的时候,才会把它拿出来用。”市民赵先生提到前段时间送给妈妈的一个擦窗机显得相当无奈。赵先生的父母住在15楼,他的母亲经常会半坐在窗台上擦窗外的玻璃,虽然劝阻了几次,但老太太根本不听。今年上半年赵先生在某购物网站发现了一个可以擦窗子的机器人,连忙买了一个送给父母。虽然赵先生在家里教了妈妈好几次,而且实际用起来效果也很不错,可是他妈妈还是不愿意用。“因为老太太觉得用起来太麻烦了,还不如自己动手。”
记者采访发现,智能家电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25-35岁这个年龄段。一方面他们年纪轻,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接触到智能家电,另一方面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大,更愿意去尝试这些新生事物。反之,50岁以上的市民基本都没有接触过智能家电,甚至不知道智能家电是什么。因为目前宣城市智能家电的购买渠道主要来源于网络购物,实体店面很少有卖,习惯在实体店购物的中老年人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智能家电。另一方面,部分市民的观念仍然认为智能家电有些“不靠谱”,觉得智能家电属于“花大钱办小事”,智能家电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们自己动动手同样可以解决,没有必要在这上面多花钱。
新闻推荐
入座后姿势正确,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沿,或将手放在邻座背上。用餐时须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边的女客。口内有食物避免说...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