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玉荣 文/图
大小不一的挖掘机,一铲接一铲地在河道里翻挖;一些大型工程车轰鸣着,运走一车车杂物和淤泥……很多人或许都已留意到宣城市的这一“大动作”,自5月24日起,为配合文明创建工作,宣城市启动了撤地设市以来首次市区河道集中清淤工程。目前,7条河道的清淤工程正克服种种困难,按计划推进。
7条河道正在改变
6月27日,市区敬亭第一楼餐馆附近的道叉河段,2台小型挖掘机正伸着长长的“手臂”,在河道里工作。一些市民围在桥上,议论纷纷。
“这条河太脏了,早该大整!”家住溪苑小区的一位居民称,他家有扇窗子正对着道叉河,一到夏天就不敢打开,因为“太臭了”。一些路人也称,黑乎乎的河水十分影响城市形象,此次政府花大力气进行清淤很给力。
6月28日,市区一里桥附近的道叉河段,一眼望去,往日扔满垃圾、长遍杂草的现象已经不见,黑色的淤泥也已被清走,原本死气沉沉的河水正潺潺流动。
这段已完成清淤的河道,不单是道叉河即将旧貌换新颜的体现,也昭示着此次清淤的其他6条河道的改变。28日,记者前往这些河道查看发现,7条河道的清淤工作都在进行中,大部分河道的杂物、杂草都已清完,少数没被清杂的河段与清完的河段有着明显区别。
建市以来首次集中清淤
此次清淤工程由宣州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记者日前从该部门了解到,这是宣城市建市以来启动的首次集中清淤工程,总投资862.5万元,涉及对象为宛溪河、梅溪河、道叉河、敬亭山撇洪沟、解放河、泥河及其连接河。
“以前也零散地清过,多是为了应急排涝,由辖区办事处出个5万10万清一清。”宣州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集中清淤不仅投入大,难度也很大。
据了解,7条河流清淤总长度15.09千米,共分为6个标段进行。其中,泥河标段于5月24日进场施工,宛溪河标段在6月13日启动,其他标段都是6月5日开工。因为处于梅
季节,部分河流水位较高,现在人工和机械都属带水作业,加大了工程的难度。
“最麻烦的要数各方面的协调。”这位负责人说,不少河岸边被居民违规种上庄稼,而此次清淤又以机械为主,机械在河道边工作,必然要践踏庄稼地,这就需要社区帮忙与居民进行协调;也有一些居民在河道上违章搭建,这就需要城管部门的协调;还有一些河道、桥梁上铺设了各种各样的管线,需要通讯、供电甚至铁路等各部门的帮助。
当然,困难还来自河道本身。“譬如,敬亭山撇洪沟不到20米就有一座小桥,机械施工十分困难;连接河中段两岸都是房屋,机械找不到开口处下脚,而且这是一条旱河,被居民当成垃圾场,异味很重。”据他介绍,连接河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河流,计划需要投入300万。
力争8月完成验收
力争8月完成验收
不少市民比较关心的是,清淤工程什么时候能够完工?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河畅水清的美景?宣州区水务局表示,将力争在8月完成对7条河道清淤工作的验收。
截至6月28日,该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杂约13.47千米,约占总清杂长度的90%;完成河道清淤约3.7万立方米,约占总淤泥量的31.69%。剩下来的清淤工作量,宣州区水务局要求各标段力争在7月上旬完工。接下来就是恢复和保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真正做到“河畅水清”,在清淤完成后,市住建委还将对一些排污管线进行移改,使得污水不再往这些河道里排放。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妥善安置清出的淤泥,宣州区环卫处已在孙埠建成防渗淤泥填埋场。当地地势较高,相关负责人称,待将来淤泥硬化后,将在上面进行绿化、美化。
新闻推荐
宣城市把市场专项整治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切实做好市区菜市场建设,努力提升百姓生活便利度。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市区已有四个大型新菜市场基本建成,分别是美都新城菜市场、稻香新村...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