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在市区飞彩办事处的一片空地上,被倒在此的建筑垃圾一堆堆很扎眼。同样在该办事处的一个村民组里,路边的草丛中,被倒了一堆白色污染物,相当醒目。据了解,在宣城市,一些没人居住的空地上,倾倒建筑垃圾的现象比较多,往往这些场所就成了建筑垃圾堆积场。
为改变这一现状,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到今年年底,这些建筑垃圾就会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地——在宣州区飞彩办事处睦马村西冲村民组,宣城市首个建筑垃圾处置场将投入使用,该处置场占地100亩,使用年限10年。
无人场所建筑垃圾成堆,是被偷倒的
6日下午,在市环卫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在飞彩办事处区域内沿途寻找路边的建筑垃圾。在一片空地上,记者看到了一堆堆的建筑垃圾。在这个区域,马路两边的空地面积不小,可空地上几乎被一堆堆的建筑垃圾占满。这些建筑垃圾不仅有砖块、水泥块,还有一些被丢弃的泥土,甚至还包括一些生活垃圾。当我们走到一条小道上时,显眼的一堆白色垃圾甚是扎眼,大量的塑料垃圾堆积在路面的草丛里,甚至有很多已经散落到了路上。
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垃圾都是被偷倒在这些地方的。据了解,像这样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很常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改造,宣城市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还是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其中一项就是垃圾随意偷倒行为。据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宣城市在建的工程项目较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砌块、废砖瓦砂浆、弃土及居民装潢垃圾。其中,部分建筑工地为了节省费用,往往随便找个偏僻之地,一倒了之。还有一些个体装修门面,产生的垃圾总量不大,私自寻找路边、河道、农田、排水沟等无人场所随意偷倒。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了交通不便,也为城市的文明美观带来了负面影响。环卫部门作了多次清理,但始终存在着“垃圾倒了清、清了倒、边清边倒”的现象。
为建筑垃圾建造一个处置场
据统计,宣城市目前仅居民装潢偷倒的建筑垃圾就达到100吨/天。这些垃圾严重影响到市区环境,甚至形成垃圾围城的现象。如何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为当前需要加紧解决的一件事。为此,建设一个建筑垃圾处置场,成为了宣城市的必然需求。
如果按照一万吨建筑垃圾堆高5米占地2.5亩计算,就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堆放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处置场地不足,成为宣城市处置建筑垃圾的最大困扰。为此,市区首个建筑垃圾处置场顺应需求而建。既需要大量的土地,又不能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处置场的位置选择在距离市区约12公里的飞彩办事处睦马村西冲村民组。
处置场于10月1日开工建设,记者在建设中的处置场看到,该处置场占地100亩,库容156万立方米,将分为回收利用堆放区、不需回收堆放区和其他建筑废旧材料堆放区,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表示,该处置场建成使用后,将极大程度上解决宣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力不足的问题。届时,居民生活中的建筑垃圾堆放在就近的统一地点后,由市城管局安排拖运至处置场内进行处理。
未来将走科学处置建筑垃圾的道路
市区工程土石方处置基本可以由渣土运输企业自行调剂解决。为解决建筑装潢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市城管局在市区设置了亚龙湾和阳德路2处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点,据估算一次性可容纳200吨建筑垃圾。然而,仅靠2处建筑装潢垃圾临时堆放点吸纳,堆放场地不足,处置能力有限。此外,小区建筑装潢垃圾运输监管不到位,一些老旧小区基本没有设置建筑装潢垃圾临时收集点,装潢垃圾多用农用车或板车夜间进行清运,车主考虑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多半选择就近倾倒堆放。
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计划将在市区设立2个建筑垃圾临时中转站,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堆放至这2个临时中转站,再由城管部门统一运走。
然而,建筑垃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处置建筑垃圾依靠简单的堆放不是唯一的办法,走资源化利用的道路才是出路。据悉,国家鼓励、支持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弃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为此宣城市城管部门计划在将来启动宣城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建设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处理厂,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招商引资,引进先进企业开展项目运营,走科学处置建筑垃圾的道路。
新闻推荐
11月9日,在首届宣城小记者艺术节文艺汇演中,由狸桥镇昝村小学小记者站选送的舞蹈《彩云之南》,荣获二等奖。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小记者站,该站虽然没有专职的艺术教师,没有专用的艺术教室,但是...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