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下午,宣州区水东镇,何泽华正在皖南皮影博物馆里忙碌着。
专注于制作皮影的何泽华顾不上向进入馆内的游客介绍惟妙惟肖的皮影人,只是认真的在展台前整理做皮影的一套家伙什。推皮、描样、雕刻、上色、熨平、装订,做皮影的流程繁复,尖细的雕刻刀和笨重的石熨斗,都是他的宝贝。仔细地把工具擦拭了一遍又一遍,何泽华才打开话匣子。
何泽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戏制作和表演的第九代唯一传承人。皖南皮影博物馆在何泽华的一手操办下于2010年1月2日正式开馆。这个汇聚着何泽华心血的地方,是专门收藏和保存皖南皮影文物及作品的民间皮影戏博物馆,展馆内有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时期的皮影万余件。何泽华说,皮影戏是一种文化,皮影不应该在箱子里沉睡,给皮影建一个能够接纳四海宾朋的“家”,会让它更有生命力。老人们喜欢皮影,是因为皮影里有太多辛酸的故事,有太多令人回忆的往事,皮影上留着艺人们手掌摩挲之后的温度,皮影戏才有了入情入景的灵气。何泽华告诉记者,每年他都要制作一套全新的皮影保存在馆中。
据了解,400年前,随着湖北移民的到来,皮影传入皖南,在广泛吸取皖南民间小调、花鼓戏、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之后,皖南皮影戏逐渐自成一派,成为中国南方皮影戏的一朵奇葩。皖南皮影戏曾广泛流传于宣城市以及毗邻的苏浙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皮影相比,皖南皮影尺寸较大,最大的有60厘米,小的也有40厘米,表演效果好,皮影人的闪转腾挪一招一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新闻推荐
为我加油吧市五小六(3)班 周勤时间匆匆。转眼11月份了,可我这个小记者却一篇稿子还没有投,不仅很愧疚,而且还真可惜!&...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