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处边角荒地,变成了别致的小游园;一条条城市道路,都有绿岛相伴,四季花香、绿树成荫……随着宣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今天的宣城市民感到,城市正在一天天变美。
可是,若要“美”景春常在,就必须有人保护“美”。在我们的城市内,担此重任的,正是市城管局城建规划监察支队市政园林大队。今年来,他们一共叫停了“毁绿”行为近百余起,被形象地比喻为“绿色卫士”。
“毁绿”现象时有发生
一年叫停“毁绿”行为
近百起
随着宣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开展,城区绿化量快速增长,城区园林绿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各种毁绿现象也随之发生,为更好的保护创城的绿化成果,市政园林大队不断加大巡查力度,坚决向“毁绿”行为叫停。
成片的油菜、青菜,被居民们见缝插针地种了起来,而这并不是一片“开心农场”,只是梅溪公园内的一角——今年年初,市政园林大队在巡查时发现,梅溪公园东北角种菜成风,不仅污染环境,还影响市容,应尽快进行处理。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这片占地数百平方米的菜地,不能一铲了之。”市政园林大队负责人宋广明说,关于类似菜地的整治行动,他们每年都会进行执法,但是经常铲完后一段时间种菜现象就会又回潮。
为了彻底解决梅溪公园种菜现象,市园林局在这片被侵占的土地上补种了草坪和树木。
市园林管理局总工程师杨河畴告诉记者,虽然绝大多数市民的护绿意识在增强,但“毁绿”现象仍时有发生。譬如,在市区状元路上,经常有人因为店面招牌被行道树遮挡而不惜毁树;一些小区里,不少人会在绿地上停车。
据统计,今年以来,市政园林大队一年叫停“毁绿”行为近百余起,立案处置17起。
“护绿”也要注意方法 人性化执法得到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绿色”卫士,在“护绿”时也十分注意方法。
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独以管理者自居,也不以罚款和赔偿作为评判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而是以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形象出现,强调以宣传教育为主,主动向违法行为当事人宣传《城市绿化条例》,使其心悦诚服接受处理。
据了解,市政园林大队还多次深入社区,对小区内居民的一些轻微毁绿现象,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大力宣传《条例》,使市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爱护绿色的重要性和毁绿的不良后果。
家住西门的王先生擅自移树,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劝解,以及随着不断深入沟通,当事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大队的处理。事后,当事人对执法大队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十分赞赏。
绿化也是城市基础设施 “护绿”需要全民参与
“有些人可能觉得好像少一块绿地也没太大关系。”市政园林大队负责人宋广明说,事实上,和水、电、路一样,绿化也是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只不过,和水、电、路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比,绿化的效力却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的效力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凸显,甚至不是一个月、一年就能明显感觉到的。
他说,爱绿护绿,重在主动、持续。
“并不一定要实实在在地种一棵树下去,其实绿化养护的劳动、公益宣传活动,甚至是为社区、学校出一期爱绿护绿主题的黑板报……这些都算数!”他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同时,他也认为,爱绿护绿之前,首先要做到不去毁坏。“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区的绿化带上被晒满被子;一些人吊在树干上锻炼身体。”其实,“护绿”完全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新闻推荐
迎新年 送祝福宣城小记者“原创手绘明信片启动仪式”实践活动报名启事
“想给远方的亲友写封信——迎新年·送祝福。”为喜迎新春,培育感恩文化,并借以了解生肖文化,增加集邮知识,由宣城小记者团、市邮政局、安徽扬子生态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联合开展“2014年《甲午年》生肖...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