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余家豆腐乳,家常小菜如何百年成“精”

来源:皖南晨刊 2013-12-21 03:29   https://www.yybnet.net/

豆腐乳是皖南地区家喻户晓的一道家常小菜,下半年几乎家家必备。提起余家豆腐乳,在宣城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拥有极高的口碑,买豆腐乳要提前一星期预定。就要过年了,余家百年豆腐乳是个怎样火爆行情?近日,笔者来到宣州区双桥老街的豆腐乳作坊一探究竟。

制作豆腐乳。

余老在筛豆浆。

四代传承百年作坊

早晨6点,宁静的双桥老街,在弥漫的豆香中开始了新的一天。余家豆腐坊的主人、69岁的余三喜和妻子、儿子、儿媳在灶台前忙碌着。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被一片白雾笼罩,豆香越发浓郁。

说是百年豆腐乳作坊,一点也不夸张,余老的祖祖辈辈开豆腐乳作坊,传到余老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据了解,余老从父辈手里接过这个作坊30年了,手艺是经过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到余老儿子这一辈已经是第4代了,豆腐坊至少存在了百余年。“我们的豆腐乳品质好,关键其原料好——都是自家作坊纯手工制作的豆腐,比机器做的豆腐口感好,加上祖传的秘方,味道自然比别家好。”余老有点骄傲地说道。

据了解,由于传统制法产出率并不高,余老一家清早起来,一般都要忙到天黑。每天也做不了多少,就300多斤豆子。看余老做豆腐,你会明白“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这句老话不是乱说的。

工序虽繁但坚持手工制作

半夜2点不到,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余老就和家人忙活开了。当天要用的豆子他们已在头晚7点钟左右就开始泡上了,因此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捞豆子、控干水分,然后再用小型磨豆机把豆子碾磨成浆。

和那些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不同,余老家的豆腐还在坚持手工制作。唯一变化的是这几年磨浆改用了电动的磨豆机,因为年纪大了,推石磨实在吃不消。但余老家的黄豆只磨两遍,每天晚上临睡前泡好豆子,凌晨开始磨,磨好第一遍后,往豆渣里加点水,用手反复搓揉淘匀,再倒入磨豆机里磨第二遍。遍数不能多,一多口感就毛了。磨第二遍时加水多少,全凭经验和手感。

余老把磨好的豆浆舀进两口大缸里,屋子里弥漫的香味引得我们直吸鼻子,煮沸的豆浆放置一会儿,就要点卤了。点好了卤,要“凝一凝”,等到豆浆在缸里凝固成了膏状,再到横板上,铺平,用木框围住,再包上纱布,一屉豆腐就算初步成型了。把成型的豆腐切成块,等它发酵长毛,发酵好了加上辣椒粉、食盐等佐料腌制,就成了豆腐乳了。

这不,刚有人跟余老订了30斤豆腐乳,说是过年要带回北京,余老笑着说。

新闻推荐

迎新年 送祝福宣城小记者“原创手绘明信片启动仪式”实践活动报名启事

“想给远方的亲友写封信——迎新年·送祝福。”为喜迎新春,培育感恩文化,并借以了解生肖文化,增加集邮知识,由宣城小记者团、市邮政局、安徽扬子生态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联合开展“2014年《甲午年》生肖...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整治卫生死角2013-12-24 03:28
猜你喜欢:
评论:(余家豆腐乳,家常小菜如何百年成“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