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因为学校放假,郁志超从北京回到宣城。为了赶上6点回家乡宣州区周王镇的班车,他一不留神,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回家后,郁志超发现钱包不见了,十分着急。让他没想到的是,夜里,一个在宣城上班的同学却突然联系他说:“网上有人说捡到了你的钱包,快去认领吧!”
上网查看详细情况,他才知道,有个小伙子,在他坐的那辆出租车的后排,捡到了他的钱包,并交给出租车司机,嘱咐司机想办法还给失主。
第二天一早,郁志超正准备通过帖子中的车牌号码皖P80431,寻找载他的司机。突然,宣州区黄渡乡派出所给他打来电话,喊他去领丢失的钱包。
听民警介绍,原来,司机拿到钱包后,就让他女儿帮忙寻找失主。在黄渡乡政府上班的司机女儿思来想去,向黄渡派出所求助。
因为钱包里的身份证显示,郁志超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黄渡派出所民警判断,郁志超应该是从宣城考出去的学生。但是因为户口迁移原因,民警并未能查询到他迁移前的地址。
抱着不放弃一丝希望的想法,民警开始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打听。没想到,还真让他们给打听着了!黄渡乡一位年轻人刚好是郁志超的同学,随即给派出所提供了联系方式。
“只是一个有400块钱现金的钱包而已,没想到大伙儿那么热心!”父亲郁根民说,回来后,他越想越感动,后悔没有当面感谢那个女孩,也遗憾没有机会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归乡学生,郁志超也很为热情善良的家乡人感到骄傲。借本报采访,他也希望能传递一声感谢:谢谢你们!你们的帮助,让我感到浓浓暖意!
编后语:正是隆冬时节,这两则新闻故事却让我们备感温暖。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寻找物主经历,闪现出同样的人性光辉。让我们为这两个故事里,传递温暖的普通市民鼓个掌。如人人都能将这种凡人善举化为日常行动,那我们这个城市里必将涌动着温暖与大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汪鸣)身为执法人员的警察,更应该知法守法,宣城市公安机关“12389”举报电话开通半月来,已接到3起举报电话,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的核查中。据了解,不久前,安徽省内某市的地方警员在给市民...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